朱武沉吟片刻,道:“公明哥哥這樣做,確實能夠杜絕劫掠一事,隻是有一件不方便處,燕順和鄭天壽兩位頭領剛剛歸附,就削奪了他們對山寨的權利,隻怕二人心中會有意見啊。”
宋江不假思索道:“我自會向燕順和鄭天壽兩位頭領將事情挑明,他們若是依然願意歸附我軍,我們自然歡迎他們加入,若是他們不願意,那也隻好由得他們。日後若有得罪之處,也須怪不得我們,我軍要發展壯大,決不允許附近有這麼多山頭林立的。”
朱武道:“哥哥這麼做雖然能夠解決清風山的問題,但卻不是一勞永逸之策,隨著山寨的事業越做越大,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投效,我們不可能一個個向他們去做解釋。”
朱武的擔憂不無道理,宋江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回答,問道:“軍師有何良策?”
朱武表情鄭重地道:“小弟還是那句話,名不正則言不順,隻要名分定了,諸位兄弟各司其職、各守其位,其他的事情就一切好辦。”
宋江的目光從大堂中的眾位頭領臉上飄過,將眾人的表情看在眼中,發現寨中眾人並沒有因為朱武的這番話有太大的反應,心中大定,終於下定了決心,宋江拍案而起,斬釘截鐵道:“軍師之論甚高,宋江決定依軍師之議,對山寨進行一次從上到下的全麵變革,眾位兄弟可有什麼異議?”眾人同時站起,齊聲答道:“小弟謹遵哥哥和軍師之命。”宋江見到眾人都沒有表現出什麼不滿之色,心中大喜,讓朱武全權負責山寨的革新事宜。
朱武走到大堂中央,環視了一眾頭領,義正辭嚴道:“皇帝昏庸無度,重用奸佞之人,弄得天怒人怨,四海沸騰,各地義軍蜂起。公明哥哥欲伸大義於天下,解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矢誌澄清海內妖氛,還黎民百姓一個朗朗乾坤,而今而後,公明哥哥就是我們的主公,我等定當竭心盡力輔助公明哥哥成就大事,朱武拜見主公。”朱武說完之後,當即向宋江行跪拜之禮。堂中眾人有樣學樣,跟在朱武後麵向著宋江跪拜了下去。
宋江向著堂下眾人道:“諸位快快請起,宋江何德何能,得諸位如此擁戴,今後定當與諸位同進同退,禍福與共。”眾人起身後,朱武接著將他擬定好的改革方案向眾人交代了一番。
二龍山原有一千名軍士,清風山上原有五百人眾,後在與官軍作戰的過程中損失較大,剩下有二百餘人,由於二龍山屢敗官軍,聲名大起,遠近的各處強人來投,約有千餘人眾,再加上前番征戰抓到五百餘名俘虜中有半數以上願意加入二龍山眾軍之中,二龍山上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兩千五百餘人。朱武命李俊等人從中選出識得水性的,組建水軍班底,由李俊任水軍統領,童威、童猛、張橫、張順四人輔助他,負責水軍的訓練。
李俊從中挑出二百人自去訓練不提,接著朱武命花榮從剩下的兩千三百餘人中挑選出兩百善於馬上作戰的,組建騎兵營,有花榮任統領,負責訓練他們騎射。
接著又令戴宗從剩下的兩千一百人眾挑選出一百名身手敏捷、腦筋靈活的,組建情報機密營,戴宗任統領,李立、孫二娘、張青三人輔助他,二龍山撥付錢糧,命他們四處拉攏收買各色人等,建立情報據點,負責軍情刺探、走報等機密任務。
剩下的兩千人分成四隊,每隊五百人,分設四位將軍統領,分別是楊誌、秦明、史進、魯智深,每人手下又設了兩位副手,楊誌的副手是李逵、穆春,秦明的副手是顏樹德、黃信,史進的副手是陳達、楊春,魯智深的副手是武鬆、施恩。四隊合組一支軍團,命名為青州軍團,由楊誌任統領一職,曹正任參軍,朱武任全軍軍師。薛永和侯健依然負責監製戰旗衣鎧以及錢糧輜重。
眾軍組建完畢後,朱武將繳獲來的兩千多套武器鎧甲分發給各軍,兩百匹戰馬自然撥到了花榮軍中。由於山寨剛剛起步,人馬有限,頭領相對較多,所以隻好委屈一些頭領暫時擔任副手。待以後立得軍功,再行封賞。同時宋江建議朱武舍棄宋朝繁冗的武將官職製度,而采用漢朝時的稱謂,因為他在聽了楊誌和秦明關於本朝武將官職的講解後,實在是搞不明白其中的關係。
做完這一切後,朱武又製定了一係列規章製度以及賞罰措施,遍行全軍,但有違抗,無論是誰,一律按照規定治他的罪。自此二龍山軍士頓時一改往日的作風,成為一支紀律嚴明、作戰勇猛的仁義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