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火燒清風寨(1 / 2)

看到秦明與顏樹德在陣前如此狂妄,李逵和武鬆就要上前迎戰,朱武急忙止住二人道:“兩位兄弟且住,為了今晚的破敵大計,暫且忍一時之氣。那秦明與顏樹德與四位頭領戰得多時,此時已經是強弩之末,雖然表麵上一副囂張不可一世的樣子,其實心中卻是另一番想法,隻是為了借此唬住我們,讓我們不敢輕舉妄動。二位頭領若是上去與他們廝並,他們必然不敵,那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就都沒有意義了。”朱武生怕武鬆和李逵勝了秦明二人,使得他們今晚不敢前來。

武鬆畢竟是識得大體的人,聽了朱武這番話,頓時不再輕舉妄動,隻是李逵在那裏悶悶不樂。自從開戰以來,李逵就一直比較憋屈,由於他生性嗜殺,朱武害怕他傷及無辜,因此每次大戰之時,朱武就特意叮囑楊誌,將李逵帶在身邊,時刻留意,因此李逵一直不曾殺得起興。

宋江看了一眼李逵一副氣苦的樣子,勸解道:“鐵牛不必生悶氣,日後我們與番邦異族對上,少不得你去打頭陣,到時自然讓你殺個痛快。”李逵聽了宋江這番話,氣才稍微消了些。

秦明等了半天,不見宋江陣中有人出戰,心中大定,心想宋江陣中也就那四個能戰之人,其餘的俱是一些無用之人,膽氣越發壯了,大聲叫囂道:“宋江等人聽著,我乃青州指揮使統製秦明,奉了知州大人命令,前來捉拿爾等一幹賊寇,若是識相的就交出花榮,歸還清風寨,速速向我軍投降,或可免除一死,若敢道半個不字,叫爾等死無葬身之地。”

秦明這番言語好不張狂,眾人即使再好的性子,也不由得勃然大怒,朱武趕緊止住眾人,提醒宋江道:“公明哥哥,今日已經做足了功夫,可以撤軍回清風寨了。”

宋江當然知道朱武的用意,他是生怕秦明再說出更難聽的話,惹惱了眾人,破壞了今夜的計劃,當即下令全軍撤退,留花榮和楊誌二人殿後。

秦明看到宋江撤軍,大笑著向身旁的顏樹德道:“宋江等人畢竟是一群草寇,都是些欺軟怕硬之人,如今被我們一番恫嚇,就嚇得掉頭鼠竄,此等樣人,卻不放在我秦明眼中,早晚會被我們所擒。”

顏樹德倒是沒有秦明那麼樂觀,憂心忡忡地道:“表哥不可大意,宋江雖然是個舞文弄墨的小吏,但是他手下確實些能人,今天與我倆對戰的那四個人,都不是尋常人,我們要想在這四人保護之下擒拿宋江,卻是不易。”

秦明點了點頭道:“表弟所言不錯,今日與你對戰的是魯智深和楊誌,這二人原本都是朝廷軍官,那魯智深原名魯達,曾在小種經略相公處做過提轄,隻因後來三拳打死了惡霸鎮關西,於是當了和尚,楊誌昔年曾在殿帥府任製使一職,我與他多有來往,可惜命運不濟,先是在黃河失陷了花崗石,後在黃泥岡被晁蓋劫去了生辰綱,走投無路之下隻好上山落草。與我對戰的正是花榮那廝,此人武藝高強,更兼有一項射箭的絕活,端的是百發百中,表弟若是遇到他時,須防他弓箭。另一個隻知道叫做史進,卻不甚清楚他的來曆,此人手下卻也了得,一手刀法使得滴水不漏。哎,隻恨朝廷寵信奸臣,致使英雄無用武之地,這四人若是能為國家效力,豈不是社稷之福,可恨奸臣當道,如此人才竟然淪為草寇,豈不令人扼腕歎息。”

顏樹德不解地問道:“花榮那廝害了黃信的性命,表哥不是恨那花榮入骨嗎,現在怎麼反倒為他說話?”

秦明道:“黃信既然已經死了,就是殺了花榮又能如何,難不成還能令他活過來?再說這花榮也確實是個難得的將才,此人不僅武藝高強,箭法無雙,更兼有勇有謀,有他在清風寨鎮守這些年來,二龍山、清風山、桃花山的賊寇不敢正眼覷青州,他若是能夠幡然悔悟,我倒願意為他向慕容大人求情,讓他將功贖罪。”

顏樹德道:“哥哥能夠以怨報德,真是令人敬服,隻怕那花榮鐵了心不肯回頭。”

“他若不知悔改,那就不要怪我不講昔日情分,隻好將他的頭顱送到知州大人麵前。”秦明狠狠道,頗有一番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顏樹德看看宋江等人已經走遠,向秦明道:“哥哥,賊人被我軍所懾,倉皇退走,我們要不要趁此機會殺上前去,攻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秦明搖了搖頭道:“不要去追了,宋江雖然撤兵,但隊形絲毫不亂,更有花榮和楊誌殿後,此二人均是懂得兵法之人,豈能不有所防備,說不定早設好了埋伏等待我們鑽進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