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楊誌帶領李逵等人來到劉高府邸,楊誌吐氣開聲道:“劉高狗賊,快快出來受死。”等了半晌,無人應聲,楊誌可沒有時間在這裏與他廝磨,衝李逵點了點頭,李逵當即舞動手中的板斧,上前隻一斧劈開府門,楊誌率領眾軍士緊隨而入。眾人趕到內堂一看,劉高與一個婦人正嚇得縮在地上不住顫抖,李逵上前揪起二人,就要一斧一個殺了了事,楊誌急止住他道:“鐵牛不可,留下他的狗命,交由花知寨發落,至於這個婦人就交給燕順兄弟,也好對死去的王英有個交待。”
李逵想了一想,覺得楊誌所言有理,於是便將二人丟給眾軍士綁了,楊誌心中納罕,為何不見劉高家小在此,後經過一番審問方才知道,劉高為了博得慕容彥達信任,將一幹家小留在青州城中,不曾帶來清風寨。
楊誌出得府來,戰鬥已經接近尾聲,正好看到武鬆帶著花榮來見他,花榮見到楊誌,深施一禮道:“幸得製使相救,花榮一門方才得以保全,今日花榮方才信了公明哥哥之言,朝廷奸人當道,非是花榮久留之地,從今而後,願跟隨公明哥哥左右,效犬馬之勞。”
楊誌大喜道:“花知寨肯歸降我軍,真是山寨之福啊,公明哥哥聞知此事,必定不勝歡喜,且讓花兄弟看一樣東西。”楊誌衝身後的軍士道:“將劉高給我押上來。”
花榮看到劉高,正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氣不打一處來,上前一把將他攥在手中,喝罵道:“劉高你這狗賊,花榮淪落到此,全是拜你所賜,想不到你也有今日,定教你死無葬身之地。”花榮越罵越氣,到得後來,再忍不住,掣出腰間的佩刀,奮胸中怒氣,一刀將劉高斬殺當場。
花榮既殺劉高,大仇得報,向楊誌施禮道:“多謝製使助我報此大仇,花榮感激不盡。”
楊誌還了禮,此時戰鬥已經結束,軍士正在打掃戰場,楊誌清點了一下部隊戰損情況,陣亡了十名軍士,重傷十五人,輕傷五十人,當然是將清風山上的軍士也算了進去。由於上次繳獲了一批武器裝備,給部分軍士裝配了上去,這一次己軍傷亡人數大減,同時也是因為清風寨中官軍人少的緣故。
與人員損失相比,這一次楊誌等人的收獲可大了,前文已經提過,清風寨作為青州扼守要衝的重要城寨,寨中常備兵馬三百人,但是寨中卻儲備了足夠兩千人使用的武器裝備以及兩百匹戰馬,還有大量的糧草輜重,這也就使得清風寨隨時可以接納一支兩千人的部隊入駐其中。之所以會做這樣的軍事儲備,主要是為了應付突發緊急情況,便於軍隊的調動駐守,隻是朝廷萬萬沒想到,清風寨這般堅固的城寨,隻因劉高一己之私,不能容人,被楊誌等人裏應外合,輕而易舉地攻破了,當然這批儲備的軍事物資也就被楊誌毫不客氣地笑納了。
楊誌得到這批軍備物資,頓時欣喜不已,趕緊令人去清風山請朱武前來商議如何處置這批軍用物資。朱武接到楊誌的捷報,隨傳信人一同來到清風寨,見到了楊誌。
楊誌首先向朱武彙報了此次戰鬥的成果,接著向他請教如何處置俘虜以及軍備物資的問題。
朱武思索片刻道:“經過這兩次戰鬥,我軍一共抓捕了兩百餘名俘虜,但也傷亡了不少軍士,尤其是清風山更是傷亡慘重,正好用這些俘虜來填補空缺,但也不可勉強他們,我們可以提供他們比官軍好的待遇,讓他們自己選擇,他們若是願意留下,就將他們收編進我們的軍隊,若是不願,就收繳了他們的武器裝備,發放他們路費幹糧,放他們歸鄉,在放他們走之前,著人等記他們的相貌籍貫,告誡他們今後不準再加入官軍,與我們為敵,若是再被我們抓住,將視情節輕重給予處罰。這些人既感念我們的不殺之恩,又有把柄在我們手中,必定不會輕易再與我軍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