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二龍山對(二)(1 / 2)

眾人聽罷朱武的這番疑慮,頓時一個個怔在當場,他們這些人大多是貧苦農民出身,說白了就是一群粗人,就連宋江也隻不過是鄆城縣的一個刀筆小吏,哪裏懂得這許多,大家雖然叫得很歡,要推翻趙家的天下,可是具體該怎麼做,心中一點譜都沒有,不知該如何作答。

宋江這回是徹底地被震撼了,作為一個熟知中國古代史的曆史係本科生,他對自己還是很有自信的,但是聽了朱武這番話,他才明白自己錯得有多麼離譜,爭霸天下不單單取決於你對曆史有多麼的熟悉,對曆朝曆代的軍事政治有多麼的了解,更要對當前的形勢有一個準確的把握並能及時作出應對的策略。朱武提到的這四大危機,他事前隻想到過經濟和軍事這兩個方麵的問題,但是很明顯,朱武是將這兩項排在最後的,在他的認知裏,名分也好,尋求盟友也好,都是將政治放在第一位的,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現在的自己,還不具備一個統禦全局者應有的大局觀和靈敏的政治嗅覺。

宋江努力壓下心中的震撼,一臉真誠地向朱武請教道:“軍師既然想到了山寨中存在這四大危機,想必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還請軍師不吝賜教。”

朱武顯然已經將這些事情考慮清楚,不加思索道:“賜教不敢當,小弟隻不過是略有些見解罷了,就針對這四大危機,一一為眾位兄弟做個解答。

首先是名分的問題,公明哥哥既然打定主意要推翻趙家的天下,那麼就隻有兩種結果,一種結果是滅了趙家,自然皆大歡喜,另一種結果則是被趙家所滅,但不論哪一種結果,一旦公明哥哥公然扯起反旗,反抗朝廷,那麼今後就隻有一種身份,那就是自立為王,唯一的區別就是後世史書對公明哥哥的記載,一種作為正式被認可的皇帝被記載在正史中,一種作為編外皇帝被記載在野史裏。既然哥哥要做皇帝,那麼我等兄弟與哥哥就是君臣關係,自然不能再以哥哥相稱,而應該改稱主公。既然要建立正式的政權,我等眾兄弟之間也不宜再以江湖上慣用的方式兄弟相稱,而是應該以今後所擔任的官職相稱,這樣職權分明、尊卑有序才能政令暢通,我知道這一點會令大家很難接受,難免有疏遠眾兄弟之嫌,但這卻是朱武想到的解決名分問題的最佳辦法,至於該怎麼做還請公明哥哥裁奪。”

宋江不置可否道:“宋江曉得了,軍師請接著往下說吧。”

宋江沒有立即表態,朱武絲毫不以為意,接著說道:“其次是外援的問題,如今海內有四股勢力較大的義軍隊伍,分別是河東的田虎、山東的晁蓋、荊楚的王慶和江南的方臘,這四隻義軍隊伍中,尤以江南的方臘鬧得最凶,手下精兵強將無數,占據了江南大半地方,官軍屢次征討均遭敗績。除此之外,西夏、遼國、金國、吐蕃、回紇、大理這些番邦異族也不得不防,其中除了大理與我國關係較好外,其他各國均對我國虎視眈眈,在與朝廷爭持之時,也要注意這些國家的動靜,免得被他們坐收漁人之利。眼下我軍勢力太弱,不宜過早與官軍接戰,依我之見,應該采用遠交近攻的外交手段,方臘、王慶與我們遠隔千裏,沒有領土上的爭端,互不衝突,是首先要爭取過來的盟友,結盟他們對我們有一個巨大的好處,這兩隻義軍是實力最為強大的,我們可以利用他們來牽製住官軍的主力,讓我們有發展的時間和空間。田虎、晁蓋與我們毗鄰而居,由於大家有利益上的衝突,想要與他們交好卻是不太容易。我聽說公明哥哥與梁山上的首領晁蓋有交情,我們或可借這個契機與晁蓋結為盟友,共同對付河東的田虎,田虎本就被官軍視為心腹大患,我們打他,一來可以取得官軍的信任,讓他們暫緩對我們發動軍事攻擊,二來打敗田虎之後,我們可以占領他的地盤,壯大我們的實力。有了河東這塊立足之地,我們也就有了同官軍叫板的資格,到了那時,與方臘、晁蓋、王慶的關係就要視情況而定了。”

“接著就是經濟來源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卻是有點棘手,離咱們山寨不遠有一個縣名叫壽光縣,壽光縣中設有一個鹽務,叫做廣陵鹽務,歸該縣管轄,朝廷自從實行鹽鈔法允許商人販運官鹽之後就在各地廣設鹽場鹽務,商人可以到汴京榷貨務交納現錢領取鹽鈔,鹽鈔上注明領取官鹽的地點和數量,商人憑手中的鹽鈔到相應的鹽務領取官鹽。廣陵鹽務囤積了京東東路密州濤洛鹽場與登州的另外四個鹽場所產的大量官鹽,我們如果能夠拿下它,將囤積於此的官鹽據為己有,可大大緩解山寨的經濟危機。另外廣陵鹽務及其上屬的壽光縣地近萊州灣,海灘塗地多有鹽堿可以用來煮鹽,隻因朝廷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對食鹽的控製極為嚴格,除了官方認定的鹽場外,其他地區一律不得私自製鹽,違者處以隆刑峻法,這樣才能保證食鹽由國家定價,鹽利盡歸國庫。雖然如此,但食鹽一向是暴利商品,民間私鹽仍舊不能禁止,壽光縣地近大海,鄉民中多有擅長製鹽靠此營生的,我們若能攻下壽光縣,招募周邊擅長此技藝的亭戶來進行煮鹽,然後以低於官府的價格販賣給周邊的百姓,這樣一來錢糧方麵就可暫時無慮了。但是鹽鐵事關朝廷財政收入,向來受到官府的高度關注,隻怕這樣做會引起官府的激烈反應,提高對我們的關注度,最壞的就是直接派兵前來鎮壓,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時刻提防官軍的行動,必要時說不得要憑武力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