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一場真正革命性的發明(1 / 2)

下一場真正革命性的發明

海外

作者:張尚斌

對於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車革命是否能夠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表示質疑。反對者認為,這隻是美國政府因油氣資源困窘而著意引導的一次“革命”,而支持者認為,特斯拉開啟了新能源革命步入在人類生活中應用的序曲。除了電動車以外,哪些技術有希望成為下一個“正麵黑天鵝”?

通過考察曆史上幾個革命性的技術就可以看出,黑天鵝事件給人的感覺就是,在巨大的股市泡沫中,發生了某次黑天鵝性質的技術突破,並會對許多不同的行業產生廣泛的影響。

新技術始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超越市場預期的,而市場參與者又缺乏充分認識突破性技術的潛在方法,所以隻能大開大闔地猜測。舊有的估值方法會被拋棄,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新的經濟環境之中”,通過想象,投資者似乎看到了新技術的無限潛力,最後成了對自己想象的公司進行估值,而非真實的公司。

在美國曆史上,有三個重要的技術突破推動了三次巨大的股市泡沫:20世紀20年代的電力熱潮、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電子產品熱潮、20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熱潮。投資者想知道的是,未來哪些技術會成為下一個推動“新經濟時代”的力量?

電力熱潮

電力在很多方麵都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方式,這在之前是難以想象的:電動洗衣機節省了太多的人力勞動、電風扇使人們可以在夏天坐享涼爽、冰箱徹底改變了食物的存儲方式。此外,收音機、電熨鬥以及其他很多發明都重塑了人們的生活。在沒有電力的時代,很難想象突然在幾年內出現的這些新技術和現代化產品,會導致人類整個生活方式的顛覆。

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美國人真正開始了一個新的經濟時代。到了1930年,由於福特的大規模生產流水線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超過一半的美國家庭至少擁有了一輛車。1900-1920年,特別是20世紀20年代,主流消費者已經能夠非常輕鬆地負擔起這些發明所產生的新產品。此外,美國的工業受益於歐洲工業基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嚴重損壞,這意味著歐洲人不得不依靠美國企業出口的商品。

所有“趨勢性”的投機者認為“這次和以往不同”,人類迅速進入一個新的技術周期會帶來無限的繁榮。對企業尤其是任何涉及電力的企業來說,舊有的估值方式很快被打破,如利潤、收入和硬資產估值“可能不再適用”這些新時代的公司,而後者擁有無限擴展的空間。因此,電力影響到了幾乎每一個行業,徹底改變了整個經濟。

與20世紀90年代末的互聯網熱潮一樣,20年代的電力熱潮在股市也快速擴張。電力的出現是革命性的,但股市的幸福感超過了電力革命。在泡沫高峰期的1929年,相關公司如通用電氣的股價達到396美元,市盈率超過40倍,市淨率超過7倍。然而,當股市參與者漸漸明白無限繁榮並不會接著出現時,通用電氣的股價迅速崩潰,短短三年後跌到了34美元。

電子熱潮

1954年,第一晶體管被發明和大量生產,晶體管是一種調節電能的工具,類似一個開關,可以打開或關閉電流。另一個極為重要的發明是,1959年德州儀器的傑克·基爾比和羅伯特·諾伊斯(英特爾的創始人之一)分別獨立發明了集成電路。

但是,從技術上來說這些發明是有規劃的,因此不是突發的黑天鵝事件,但卻最終導致了廉價超級計算機的誕生,而這些事件的結果是超出預期的,因此仍然屬於黑天鵝事件。集成電路為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電子熱潮”鋪平了道路。由於集成電路的出現,電子設備可以被小型化,並廉價地大量生產。1976年,史蒂夫·喬布斯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正式推出了固態擴音器、晶體管收音機、計算器以及第一台個人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