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蕩氣回腸,花甲之年也無法阻擋她再做母親(1 / 2)

婚姻紀事版

作者:阿友

一場意外,奪走了女兒28歲的生命,60歲的退休老媽媽崩潰了;為延續那份母愛,她在艱難的生理條件下,不惜傾家蕩產連闖幾道生死關,嚐試試管嬰兒,成為中國第一高齡媽媽。這一生命奇跡震撼了江淮大地,濃情演繹出一段人間至愛傳奇。

白發人送黑發人,

喪女之痛深入骨髓

1977年夏天,同是1950年出生的合肥一家醫院的醫生李鵑和在省直某機關工作的鮑子寬步入婚姻殿堂。1980年秋天,他們的女兒菲菲降生。

1998年,菲菲如願考上了南京一所高校的英語專業。2002年畢業後,菲菲進入合肥一家事業單位工作。2006年9月,菲菲與在一所軍事院校工作的一位軍官相識。2008年9月,在母親退休後不久,菲菲攜手男孩喜結伉儷。

正當李鵑夫婦準備抱個孫子頤養天年的時候,悲劇降臨了。2009年農曆春節正月初五,菲菲跟丈夫回池州老家拜年。當天晚上,旅途勞頓的菲菲與丈夫洗完澡後回房很快進入夢鄉。由於老家衛生間用的燃氣熱水器漏氣,廚房門沒關,泄漏出的煤氣鑽進小夫妻下榻的臥室,兩條年輕的生命便永遠定格在了28歲。

這個噩耗很快傳到合肥。女兒走了,老夫妻的心也空了。在巨大的打擊中,老夫妻一度失去了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而夜夜哭得死去活來的李鵑最後住進醫院靠氧氣幫助呼吸。

那年的清明節,哭幹了眼淚的李鵑和丈夫在女兒墓地旁邊給自己也預購了墓地,老人說,這樣他們百年之後就能和女兒團圓了。

老年喪女,其痛徹骨。在鮑子寬夫婦生命最灰暗的日子裏,他們根本不敢和別人聊天,別人也不敢在他們麵前提孩子的話題。每天,老兩口總是呆坐在女兒的房間,看著書桌上菲菲閃著明亮清澈的大眼睛微笑的照片。那曾是多麼愜意美好的時光啊!這一幕幕至今曆曆在目,可乖巧懂事的女兒說走就走了,把生命不能承受之痛留給了孤單的他們。

求親生骨肉,

再孕路上磨難重重

菲菲去世後,很多親戚朋友勸李鵑抱養一個孩子,但出於種種考慮,李鵑都拒絕了。

2009年3月的一天,鮑子寬的一個親戚帶著孫子毛毛到他們家來玩。丈夫以前很喜歡毛毛,現在卻刻意地與毛毛保持一段距離。可當在廚房忙活的李鵑,準備喊客廳裏的丈夫幫她拿點糖時,她卻看到丈夫抱著毛毛,親昵地用胡子蹭他的臉,還細心地將糖紙剝開,小心翼翼地喂到毛毛嘴裏。原來,丈夫不喜歡毛毛是假,隻是顧及她的感受,所以刻意疏遠毛毛。

杜鵑突然有種強烈的渴望,她想,如果有個孩子,她和老伴的餘生將不再孤獨了。並且她想要個流淌著自己骨血的孩子!再生的念頭一產生,便在她的心底生根發芽。李鵑翻箱倒櫃拿出女兒小時穿過的小棉襖輕輕地摩挲著,一會兒把衣服貼在臉上,一會兒又把衣服貼在鼻子上仔細嗅尋著女兒的氣息,一會兒號啕大哭,一會兒又傻傻地癡笑。

有些親朋得知李娟的心思,都過來勸她放棄這個念頭,畢竟她這個年紀身體確實已經不允許了。但是杜娟並沒有放棄,她是醫生,她知道還有一種可能——試管嬰兒。

李鵑上網一查發現,國內五旬婦女試管嬰兒術後成功誕下龍鳳胎已有先例。李鵑立即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丈夫,哪想竟遭到了丈夫的強烈反對:“老伴啊,我們都60歲的人了,這種手術風險很大啊!另外,我自己也有心髒病、高血壓等毛病,萬一我先你而去了,你們母子將來該怎麼辦啊!”

鐵了心的李鵑則堅持說:“與其沉浸在悲痛中過日子,不如從悲痛中走出來,延續母愛開始新的生活。我雖已經絕經多年子宮萎縮,不能像年輕時那樣自然孕育孩子,但我也是醫生,我知道我的身體狀況。”一生行醫的李鵑明白,試管嬰兒手術和懷胎十月對於高齡孕婦來說時時存在致命危險,但為了心中那份渺茫的期冀,李鵑決定冒死相搏!鮑子寬也隻得痛苦地答應了老伴的選擇。

從2009年4月開始,李鵑開始有意識地鍛煉身體,為她的計劃準備著。為給老伴增加營養,鮑子寬每天高價買回鴿子、黃鱔和老鱉等給妻子補身子。

2009年5月10日,在北京一位從醫朋友的幫助下,李鵑攜帶自己和丈夫的體檢報告飛赴北京,在一家知名大醫院裏與國內多位權威婦產科專家會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會商後有專家警告她,高齡產婦嚐試試管嬰兒死在手術台的病例時有發生;也有人勸她,像她這樣的婦女做此手術成功率很低,當心花了錢卻無法懷孕;也有專家委婉地勸李鵑想開點,接受心理醫生的撫慰疏導,盡快走出喪女之痛的陰影。

北京之行無果,李鵑並未絕望。相反,再生的強烈願望像荒地裏的一枝黃花一樣在李鵑的心中肆意瘋長。

2009年6月,李鵑再度經熟人介紹,坐了1小時動車慕名找到了南京一位從事試管嬰兒的專家,可對方一聽說她的年齡已經60歲,直搖頭說:“你都這麼大把年紀了,還折騰啥啊?再說即便你生個孩子,孩子究竟該叫你媽媽,還是叫你奶奶合適啊,難道你自己不感覺有點不倫不類嗎?”李鵑被羞辱得臉一下子紅到脖子根,恨不能找個地洞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