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大將費揚古(2 / 2)

“皇上,你忘了?安親王被您派往保定平叛河北的叛軍了呀?他如今不在京城。”小六子輕聲提醒道。

“哎,真到用人之時朕才深感人才太少哇。似安親王這等內能安邦外能禦敵的幹才真是太少太少了。那先傳費揚古進見。”康熙吩咐道。

費揚古,董鄂妃親弟,內大臣鄂碩之子。自小熟讀兵書,擅騎射。康熙智擒鼇拜時,費揚古就是手擒鼇拜的功臣之一,自小陪侍康熙在宮中長大,深得康熙帝信任。如今已升任領侍衛內大臣,取代鼇拜之位成了禦林軍的首領。

費揚古乾清宮見駕。隻見一位英姿美少年,身高八尺開外,生得虎背雄腰、英氣逼人!他是當下朝中有名的美男子,其臉龐兒很有當年董鄂妃的影子。看年紀不過十八九歲。

費揚古見到康熙翻身跪倒行過大禮。康熙將他喚至地圖邊問道,“朕若派你領兵平叛吳三桂,你將如何用兵?”

費揚古一叉手直爽地說道,“陛下若任末將為一先鋒,末將當可以初牛犢之勇氣勝任。但陛下若以臣為帥,臣萬不能勝其任。”

康熙眯著雙眼看著費揚古問,“朝中將領誰不想為帥?為何委你重任你卻推拖?”

費揚古正色言道,“臣非不是想當帥,可是臣年輕資曆淺,且無一次領兵作戰的臨場經驗。戰爭非兒戲,如若臣失敗臣恐危及我大清的基業。”

康熙拍拍費揚古的肩頭道,“朕就欣賞你這不驕不躁、審時奪勢的性格。你說的沒錯,你當下還要曆練,暫不能為帥。待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朕再委你為帥也不遲。”

“假如你為帥,你當如何進兵?”康熙指指地圖問道。

費揚古蹲下身形望著地上鋪著的大清地圖思考片刻回奏道,“陛下,如今湖北、福建、湖南等地皆為敵人所占,陝西的王輔臣與湖北遙相呼應。如我部出湖北進湖南則必遭敵頑強阻擊。恐大軍未曾到達便被敵軍包圍之危險。”

康熙聞聽讚許地點點頭,繼續問,“那依你之見我們應如何用兵才算穩妥?”

費揚古用手一指江西、安徽、江西、湖北之地道,“江西乃通往我長三角糧倉要道。如今江西匪患不多,我部可經由山東出安徽,先占江西。挾住匪軍入江浙的咽喉。隻要糧倉在我軍之手,這場仗隨他吳三桂打多久,我們也會立於不敗之地。”

康熙聞聽撫掌大笑道,“你雖年輕,見識卻不淺。你的這個戰略構想與朕不謀而合。朕還告訴你,錦親王如今已經平定廣東、廣西大部分地區。隻要你平定了江西,那麼我們同時挾斷了吳三桂與耿精忠的聯係,可謂一舉兩得的妙棋。”

康熙緩了緩,回身坐於龍案後正色道,“朕下旨封嶽樂為定遠平寇大將軍。如今嶽樂分身乏術,他正忙於清剿河北一帶的叛亂,你先領五萬軍馬為先鋒南下江西。”

費揚古聞聽由衷讚歎道,“皇上果真英明。如今我王公子弟多年輕且不習戰,嶽樂老成持重,富有軍事經驗,是皇族中難得的帥材,安親王掛帥我們必會旗開得勝。”

康熙將身子重重靠在龍椅背上,皺皺眉頭問費揚古“錦親王為人如何?朕自登基以來他一直在廣東主政未曾回到京城。朕對他還真不算了解呢。”

費揚古雖然年輕,但從小跟隨康熙左右,對康熙的心思了如指掌。他一躬身道,“皇上是擔心他為漢人不可靠吧?三藩三個漢姓王,加上錦天,我大清總計有四個漢人封王。如今三王反叛,隻有錦天效忠於大清。雖然錦親王至今仍忠於我大清,可是皇上心裏仍不放心。”

康熙深吸了一口氣坐直了身子,眼光炯炯望著案前的費揚古道,“等平滅三藩,朕要為後世君王立下祖訓,凡不是我愛新覺羅子孫者,皆不能封王。”

“可是錦王爺在太宗之時已然入了愛新覺羅氏。可以例外吧?”費揚古提醒道。

“哼,入了族譜又如何?那也改不了他漢人的血統。三藩一平,朕立即罷了錦天的王爵。”康熙果斷地站起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