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兵困大淩河(2 / 2)

少年輕狂,少年膽兒肥。這句話一點也不假。這一日滿八旗兵又插入錦州與大淩河間進行騷擾。

祖大壽已經習慣了這種騷擾。所以今天他並未親自出馬,而是派了一名參將率五千軍馬去驅逐敵人。

小錦天每天跟隨在大壽的左右,當然知道軍務的一切動向。聽到大壽的將令他就偷偷跑到後堂披掛好鎧甲,並且偷著將祖大壽的寶馬‘黑龍駒’也牽了出來。

穿上鎧甲的小錦天除了個子矮一點,別人就不好分辯出他的年紀了。就這樣,他跟在隊伍的最後麵,順利地溜出了城。

錦天第一次見到了訓練有素、鼎鼎大名的‘關寧鐵騎’!他們行軍非常地講究,絕不落單,每十人一組,每組士兵的後背皆印有不同的圖案,比如鷹、兔、雞等。

隻要雙方一交戰,無論戰場形式多麼混亂,這一組士兵始終能緊緊聯係在一起,集中優勢而對敵。

他們行軍的隊形不講究,很隨意地向前方行進。但每一組的十個人卻是始終跑在一起。

終於看見了前方大清國的戈什哈們正與明朝的運糧士兵糾鬥在一起。沒有任何號角,沒有衝鋒號。

隻見到領頭的參將將手中的黑白小旗一揮。隊伍立即分開,似離弦之箭向八旗兵包抄過去。

關寧鐵騎的士兵們並不大呼大叫地殺敵。他們凶狠地衝近戈什哈揮動馬刀便砍。見到如此訓練有素的騎兵,錦天心中更是佩服義父不憒為一代將才。

當雙方開始交戰時,小錦天抽出背上的寶雕弓飛馬近敵。‘嗖’一箭便將一位領頭的戈什哈射落於馬下。

又是一箭,對方又一敵兵落馬。錦天射得興起,連續射落幾名滿洲騎兵。此時八旗兵也注意到了這個箭不虛發的少年。有二個戈什哈揮舞著馬刀向錦天衝殺過來。

錦天嘴角微微一笑,心道,“今天剛好試試天楊師傅教我的武藝。”當二名清兵嗷嗷大叫地衝近錦天麵前時,錦天突然一個‘仙人跳’猛地從馬背上彈了起來,不偏不倚坐在一名戈什哈的馬背上。

那名清兵還沒有看清楚怎麼回事呢,錦天一揮手中的小匕首割斷了對方脖子的大動脈,‘吱’……鮮紅的血液噴出老遠。

另一名戈什哈見狀,未等錦天過來,掉轉馬頭就逃掉了。錦天又飛身跳回自己的‘黑龍駒’。剛欲再向前廝殺,卻被明軍領頭的參將迎頭攔下。

這位參將大人雖不識錦天,祖大壽的‘黑龍駒’他是再熟悉不過了!正打著突見一少年騎著大帥的戰馬左右廝殺,驍勇異常。忙跟了過來討個究竟。

麵對參將,錦天不敢怠慢,慌忙下馬向參將施禮。參將高坐馬頭嗡聲問道,“你是何人?為何乘坐大帥寶馬?”

錦天摘下紅纓戰盔道,“我乃大帥義子錦天,今隨將軍來迎敵,沒給將軍惹麻煩吧?”

參將一聽又問,“可有大帥手令?”錦天一陣吱唔。參將一聲口哨,馬上飛馳過來兩名騎兵。

參將吩咐道,“你們倆個押送大帥義子至大帥賬中,交於大帥處理。沒有軍令,他不能在戰場。”說罷更是不理錦天,繼續與敵廝殺去了。

兩名騎兵虎視眈眈地抽出馬刀,示意錦天上馬回城。錦天心裏苦笑,心道,“關寧鐵騎的人不但作戰勇猛,還忒霸道!”沒辦法,隻好飛身上馬回城。

當祖大壽聞之錦天私去迎敵,著實出了一身冷汗。可當他知曉錦天殺了五六名戈什哈,心中又是一陣喜悅。

小錦天初入軍營便小試牛刀,自此軍中開始傳揚祖帥之義子錦天,以十一歲的年齡勇殺六名清兵的佳話。錦天在軍營中也小有了一些名氣。

大淩河城在祖大壽的親自督建下終於竣工了。孫承宗命祖大壽帶三萬士兵親自守衛該城。

遠在沈陽城的範文程也得到了大淩河城竣工的消息。他馬上來找皇太極“陛下,機不可失。趁大淩河城糧草儲備不足之時速速將其圍困。”

皇太極那也是一代明君!如此機會他豈能錯失?馬上下旨,傾全國十三萬餘兵馬,兵發大淩河城!

軍令如山倒!代善、莽古爾泰、多爾袞三大貝勒親率滿八旗浩浩蕩蕩殺奔大淩河。一場曆史上最慘烈的‘圍城打援’的血戰由此拉開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