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電視攝影技術和藝術的要素(2 / 2)

色溫不是光線的溫度,而是光線顏色的一種標誌,以開爾文溫度(K)來表示色溫,色溫越高,光色越偏藍;色溫越低則偏紅。一天之中色溫是不均勻變化的,日出的時候1800K,到中午6500K,到日落2000K左右。在不同的色溫條件下,必須要對白平衡進行調整,將白平衡調整到與環境色溫相匹配,隻有這樣才能保證色彩的正確還原。

2 藝術要素

電視攝像是一門藝術,有著自身的基本規律,這種規律就是攝像者在拍攝過程中,必須遵循的一般原則。

2.1 突破平麵造型

要突破電視畫麵平麵造型的局限,創造出符合生活真實的立體的藝術空間,畫麵是平麵,生活卻是立體的,如何用平麵的畫麵表現立體的生活,攝像工作者就要發揮攝像的藝術性,利用物體的遠近、影調、線條在平麵上創造出具有立體感的空間,人們對立體空間的感知是建立在對物體近大遠小、影調近濃遠淡、線條近疏遠密的感知上的。

利用畫麵中物體的運動顯現畫麵空間的縱深和立體感,這是電視畫麵發揮自身優勢區別於繪畫、攝影等其他平麵造型藝術的重要特點。利用攝像機的運動,形成畫麵外部的運動,突破畫麵的平麵造型的局限。運動攝像可以通過運動使畫麵直接表現縱向空間,而且攝像機的運動使畫麵景別和角度不斷變化,使畫麵表現的背景空間不斷變化,在一個鏡頭中出現對空間表現的多側麵、多層次畫麵,由此進一步打破畫麵的平麵結構,使電視畫麵在屏幕上展現出一個多平麵、多層次、富有縱深感的立體空間。

2.2 被攝範圍的變化

不同的取景範圍,可突出要表現的主體,同時也能去掉不需要表現的景物,在一個鏡頭中,通過景別的變化、攝像角度的變化,不斷地改變觀眾的視點,從而改變畫麵的內容。取景的變化不僅直接左右著觀眾對被攝景物的觀看範圍,而且賦予人們嶄新的視聽方式。例如拍攝盛大集會,要從空中、地麵、主席台、人群中等各個角度拍攝,使觀眾從不同的視野和視覺方式感受盛況的規模和各種細節。

2.3 創新時間特性

通過電視畫麵創新時間特性,電視畫麵有表現時間的功能,能對時間進行擴展和壓縮,通過蒙太奇組接所創造出來的電視時間更具有無限的自由度如,一朵花由含苞欲放到綻開隻用幾秒鍾的時間就可表現。

2.4 拍出現場感

電視畫麵是通過直觀的畫麵形象敘述情節、闡述主題、表達思想的。所以要善於通過形象畫麵來結構電視片,發揮電視畫麵具體形象的優勢。

電視畫麵可以準確、全麵、細致地再現和表現人物的神態、情緒、動作,以及景物的形狀、色彩變化等用語言文字不容易精確描述的形象,從而使觀眾容易產生身臨其境的現場感。

2.5 注重同期聲的采錄

同期聲包括人物現場聲、環境音響、現場音響等多種聲音和動作效果。生活中的形象是包含著聲音的,同期聲能夠起到傳遞和增加畫麵信息量、烘托氣氛表現環境特點等重要作用。在剪輯新聞紀實性節目時,插入電視畫麵同期聲,可以增加畫麵的真實感,對新聞紀實類節目來說,同期聲是重要的、極富表現力的創作手段之一。

總之,在電視攝像中技術是手段和載體,藝術是靈魂和精神,電視攝像技術和藝術並不是作為對立麵存在的,二者並不抵觸,總體說來,二者相互依托、對立統一、互相促進。在實際工作中,攝像工作者不但要了解手中攝像機的技術指標,同時還要掌握攝像藝術。拍攝主題的不同,手法也不一樣,歸根結底,不論拍攝電視新聞、電視專題,還是文藝晚會,攝像工作者都要得心應手,運用自如,讓觀眾不但了解信息,還能欣賞到美麗的畫麵。

參考文獻

[1]彭菊華.新聞學原理[M].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7.

[2]胡立德.新聞攝像[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3]徐立群.電視攝像技巧———圖解[M].沈陽:遼寧科技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