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聯網時代高校師資素質提高情況的研究(2 / 2)

例如教師應該更多的從大型門戶網站、有很強社會公信力的媒體網站、權威的公家機關網站和學校的官方公共網站上獲取信息,這樣才能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二)教師要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

網絡時代要求人們不斷地進行知識創新,教師肩負著啟迪學生創新智慧的使命。隻有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打破常規,突破傳統觀念,學習他人並盡可能的超越他人,同時不斷超越、磨練自己,使自己具有較強的心理抗壓能力、敏銳的思維敏捷性、廣闊的知識視野、善於接受新的事物、新的觀念、新的信息,這樣才能不保守、不武斷;擁有廣博的知識和精湛的業務能力,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具備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和教學實踐能力;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精神和對學生真摯的愛,用自己充沛的精力和認真的態度,鼓勵學生求異創新,給予學生正確的思維導向。

(三)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學識

1、教學的實施和實踐能力

教學實施和實踐能力是實現教學設計方案的條件。現代的教育理念在指導學生的教學實施能力方麵與過去不同,傳統的教學單純的強調講授能力和對學生答疑的能力,現代教學強調各個學科之間要相互整合,與單純的知識傳遞比更重視問題解決能力;要求學校教學與社會的要有連續性,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以及創造思維能力。因此現代化的教育教學需要講解和答疑的能力,也要訓練學生對基於問題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指導能力。

2、使用語言能力

教師不能忽略的事是對言語交流策略,尤其是網絡語言。處在現代社會環境下的學生,由於頻繁地通過網絡手段與他人交流,所以網絡語言相對熟稔,而很多教師,對網絡語言卻是不以為然。相反,言語知識貧乏,如果相對熟悉網絡語言的知識,也就有了相應的交流策略,同樣能夠實現順暢的溝通。因此,內容(言語知識)與使用內容的策略知識都是非常地重要。總之,網絡時代的到來,對廣大教師的職業道德和技能,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應對這種挑戰,是值得我們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應用好了,不但會提高教學效果,而且對教書育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狀況統計報告[R/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P020130717505343100851.pdf

[2]倪力亞.校園信息網上的思想政治工作[J].學習·研究·參考,2000(12):41

基金項目

2014[基金項目]2012年牡丹江師範學院教研項目:“提高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實效性探討”(項目編號:12—XJ14062)

2014年黑龍江省社科基金規劃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研究”(項目編號:14B027)

2013年牡丹江師範學院重點創新預研項目:基於網絡信息平台的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項目編號:SY201307)

作者簡介

朱泓(1965-),女,黑龍江望奎人,牡丹江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尹貴斌(1964-),男,教授,牡丹江海林市人,碩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方向;

蔡麗華(1965-),女,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人,牡丹江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周柏春(1981-),男,副教授,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朱曉慶(1982-)女,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