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影《沉默的羔羊》評析(2 / 2)

克拉麗斯找到了"野牛"比爾的住處,她和凶手在陰森的地下室裏發生了激烈較量,最後克拉麗斯擊中了比爾,救出了參議員的女兒。"野牛"比爾被擊斃了,然而更危險的人物卻又出現了。在慶功會上,克拉麗斯接到了漢尼拔博士的電話,電話掛斷後,漢尼拔戴著墨鏡,無聲地進入人流,尋找他的獵物--齊頓去了。

III.電影評析

漢尼拔那深邃的眼神,優雅的言談舉止,讓我們感受到他紳士的外表下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同時也對他內心世界產生無限的疑惑:他究竟在思考些什麼?看著這樣一個一身潔淨囚服,背手娓娓而談的心裏醫生,這一切對他來說是再好不過的偽裝了,然而那對世間的冷漠與對人性的批判以及自己內心世界的安詳卻都通過那一雙清高、不屑中夾雜著殘忍與憤世嫉俗的雙眸所流露,散發出犀利的眼神,仿佛能看穿一切,令人望而生畏。一個演員的偉大與成功,不是擁有華麗的外表、清涼的嗓音和魔鬼的身材,而是和其他人的媚俗相比,擁有無可置疑的震懾人心的內涵與自信去征服觀眾,這點霍普金斯做到了!

可以說,倘若斯達林在性格與心裏上與漢尼拔沒有共同點,那麼漢尼拔就會不屑與這樣一個初出茅廬的FBI,那麼他們之間就不會產生如此令人膽寒而又怪異的關係甚至可以說是友誼。雙方在鬥智中慢慢的探究對方的人性與心裏,這同時也是兩個性格怪異的人了解自己的唯一手段了。

麵對陰險、深邃、睿智的眼神,麵對善良、疑惑、稚嫩的眼神,我同時看到了一絲迷茫與矛盾,對人性理解上的茫然,對自己內心世界與離經叛道的行為的矛盾辯解,他們對自身性格的了解都是那麼的縹緲,這也許就是兩人吸引對方的共通點吧!

無論是漢尼拔還是斯達林,或是現實中的我們,所要麵對的敵人隻有一個,就是我們自己。漢尼拔選擇了逃避,任邪惡一點一點侵蝕並扭曲自己的心靈,他需要一個和自己類似的人物,去加以觀察並深思,以使自己脫離夢魘;斯達林選擇了麵對,在陽光的沐浴下走向正義,但他需要一個反例來解釋並克服自己心中的不解與滋生的邪惡。

VI. 中外個性影評

說《沉默的羔羊》是一部“恐怖小說”並不為過。在100多天的翻譯中,我就曆經了噩夢的折磨,幾度在半夜醒來而感覺著恐懼的纏繞。人是奇怪的動物.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事偏要去聞去見,這也就是大家明知其為恐怖小說卻依然要來閱讀的原因吧,其情形大致與小孩子既十自又渴望聽鬼怪故事相仿佛,都是感覺著一種異樣的刺激或顫栗。——《沉默的羔羊》小說翻譯者(楊昊成)

《沉默的羔羊》是一部具有複雜的情節和激烈的戲劇衝突的影片,也是一部相當出色的娛樂片。它的藝術性也很為人稱道,那種精神上的對抗,那種“天使和魔鬼”的鮮明對比,那種建立在較緩慢節奏上的內在哲理性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所以它能在電影史上留下一筆。——第6 4屆奧斯卡獎評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