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電視新聞製作的社會化發展態勢(2 / 2)

3.對電視新聞製作社會化的發展進行分析

3.1 電視新聞製作的社會化原因分析

電視新聞製作的社會化和傳統電視的新聞製作相比,電視新聞製作不會局限在製播分離的模式上,而是以社會、團體、個人介入、分享、參與的態勢來進行電視新聞製作。伴隨群眾生活中網絡媒體的不斷普及,群眾閱聽的方法也呈現出多樣化、多元化的發展,群眾對新聞的關注度及參與度也在不斷提高,致使電視新聞優勢漸漸減少[3]。因此,電視新聞要想在市場競爭劇烈的環境下站穩腳跟,適應時代發展的具體需求,就必須廣泛深入到人民群眾生活中,增強新聞吸引性、獨家性、新鮮性、時效性等的具體要求,提升電視新聞的整體質量。且伴隨科技技術的快速發展及社會經濟的提升,各種各樣的高科技產品越來越多,如數碼攝像機、手機、數碼相機等一些數碼產品的功能越來越全麵、強大,但價格卻在不斷降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種突發事件時,可以通過自己手中的數碼產品、手機等對其進行記錄;雖然群眾記錄下來的新聞素材沒有專業人士記錄的清晰,質量及其記錄角度也不是較好,但群眾記錄的各種突發事件都是最及時、最快、最新的一手新聞素材,進而可以讓群眾記錄下來的這些新聞素材變得更加珍貴、更加具有新聞價值。因此,可以看出,電視新聞製作的社會化發展可以促進電視新聞事業快速、有效的發展。

3.2 電視新聞製作的社會化發展的態勢分析

在大眾完全接受網絡媒體前,大眾都是通過電視來了解新聞,且當時的電視新聞製作全部被電視台把握著,電視台對新聞進行製作時,需要許多專業人才、專用設備、專門的部門及大量的記者去對新聞線索進行尋找、拍攝。此時,電視台投入的人力、物力都非常大,而且從新聞素材的找尋、拍攝、采訪、後期的編輯製作到最終的播出都需要耗費許多時間,致使新聞不在是新聞,且觀眾也隻能被動的接受新聞內容[4]。另外,新聞工作人員無法對新聞素材進行突破,對新聞內容廣度及深度造成了較大的限製。但是,使電視新聞製作社會化不但可以獲取更加廣泛的新聞素材,還可以增減電視新聞和觀眾之間的互動,使群眾更加容易接受電視新聞。在電視新聞社會化的影響下,群眾主動提供的類型較多、更廣泛、更好的新聞素材可以給電視新聞的製作提供有利條件,電視台就可以在這些素材中選出群眾喜歡的、感興趣的新聞,從而促進電視新聞的社會化發展。而且由於主持人的主導作用在不斷的降低,之前將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和主持人作為主導的形式也漸漸發生了改變,群眾在新聞素材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可以通過電視新聞將群眾的觀點直接展現出來,也可以通過網絡、短信、電話等進行表達。對以前群眾和電視台之間的關係進行改變,使群眾可以參與到電視節目的製作中,這主要體現出電視新聞製作的社會化理念。在電視新聞的製作轉變為社會化後,電視台越來越重視群眾利益,使群眾在新聞節目的製作中更加重要。

4.結束語

隨著電視新聞製作的不斷發展,電視新聞的製作應該朝全麵的方向進行改進、發展,使非電視新聞、電視新聞的電視製作共同發展。因為社會製作力量比較薄弱,因而電視台必須將其主導作用全部發揮出來,應廣泛接受來自社會中的群眾記錄,且應對群眾提供的新聞素材進行篩選,積極采納具有一定新聞價值的素材,從而促進電視新聞的有效發展,早日實現電視新聞製作的社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曾廣添.電視新聞製作的社會化趨勢[J].新聞專論,視聽,2011,45(38):515-517.

[2]歐陽霞,薑偉麗.電視節目社會化製作的現實處境[J].新聞專論,青年記者,2020,34(9):543-545.

[3]曾廣添.電視新聞製作的社會化趨勢[J].視聽,2011,35(82):619-620.

[4]王霄雨.電視新聞製作的社會化趨勢[J].記者搖籃,2014,61(26):47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