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多層建築結構抗震加固改造(2 / 2)

(二) 地震潛在發生的地區的已建成的建築。對於這樣建築是否具有抗震能力,必須通過鑒定後,再進行規劃,對於需要進行加固改造的建築必須進行加固改造,對於不需要的建築,進行合理的維護工作就可以。

(三) 地震中被破壞的建築,經鑒定後,需要加固改造的進行加固,對於一些沒有價值的建築可以進行拆除,進行清理。

三 我國多層建築結構抗震加固改造的方法

我國多層建築抗震加固改造的技術越來越進步,對於不同的建築應該采用不同加固方法進行有序的加固改造。現在我國常用的加固方法一個是傳統的加固方法,一個是通過改進後的新加固方法,可以通過建築的特點進行選擇。

(一)常見的傳統抗震加固改造方法

對於現在常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我們常用的加固的技術主要是通過增大截麵法、外包鋼加固法、改變受力體係加固法、粘鋼加固法、粘碳纖維加固法等來實現。加大截麵的加固法主要適用於混凝土柱、板、梁等結構等構件的加固。外包鋼加固法適用於混凝土柱、梁等構件的加固;改變受力體係加固法主要適用於混凝土抗震牆、鋼支撐等構件的加固;粘鋼加固法主要用於混凝土構件的抗彎承載力和抗剪承載力等的加固;粘碳纖維加固法主要用於混凝土構件的抗彎承載力和抗剪承載力的加固。對於鋼筋混凝土的建築主要采用這幾種方法,而對其他建築結構,如磚混結構、磚柱的結構特點,會采用一些如外包鋼加固的方法,這些建築結構在現在的建築中很少見了,所以一般根據自身的特點尋找相應的加固方法進行一些加固。

(二)新改進的加固方法

基礎隔震技術的應用,將此技術引用到抗震加固,此技術主要通過在上部結構和基礎之間設置隔震裝置,阻隔地震能量向上部結構傳遞,從而達到抗震加固的作用。這項技術在國外采用的多些,在我國還沒有相應的報道。

消能減震技術的應用也是在減少地震的能力,此技術主要通過靠結構的延性來耗散地震能量,從而達到抗震加固的作用,這種結構原件會隨著地震而出現損壞,必須換補,為了彌補這種不足,采用阻尼器進行地震能量的消耗。為了減少地震消耗的能量[3],我們經常采用隔震、消音、砌體結構及混凝土結構等減少地震能量,從而達到減震抗震的目的。這幾種技術也是未來要特別關注的技術。

四 結語

隨著我國地震發生的地方越來越多,對該地的建築進行加固成了今後必須要加強的工作。建立起來一個高大的建築不易,如果遇到遇到地震這樣的災害,想重新建立這樣的建築就更不容易,所以對於已經建好的建築進行加固就成了一種硬性的要求,我國這政府不能忽視這種工作,更不能讓這樣可怕的現象再出現在我們麵前,為了災區的人民也為了這些重大的建築不被損害,進行加固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解增銀, 陶小林.淺析如何做好高層建築結構抗震設計[J].建築科學,2013(15):273.

[2]薛彥濤, 範蘇榕.傳統抗震加固技術與抗震加固新技術的介紹[J].抗震防震工程設計專欄:19-22.

[3]溫曉陽, 尹永靜.淺談建築結構抗震加固方法[J].施工技術,2014(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