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10kV架空配電線路常見故障分析及防範措施(2 / 2)

3、管理方麵造成的故障

主要體現為運行維護經驗不足,巡視檢查不能到位:(1)員工業務技術水平不足,缺少豐富的運行經驗,從而在日常的巡視和維護中抓不住主要環節,進而也無法查出線路缺陷和事故隱患。(2)由於運行中的配電線路存在有高壓引線、線夾、刀閘的連接處不牢,受外界環境影響(風、雨、雷、雪及氧化等)後,就會發熱、發紅,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就會燒損或燒斷引發線路故障。

四、10kV架空配電線路故障的防範措施

1、推進配電網和線路的改造力度

要提高施工質量及工藝水平,同時也要提高線路的絕緣化水平,推廣使用絕緣導線。抓住完善配電網的機會,使配網布局趨於合理,徹底改造未改造線路,增強配電線路防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此外,應針對施工中不合理的設計技術更新,不合格的要予以返工,發現缺陷隱患要及時消除。同時也要對線路跳閘較嚴重的線路進行改造,以此來縮短線路故障時搶修時間。

2、防雷擊事故采取的措施

(1)更換、安裝支柱式絕緣子或瓷橫擔。一般最為常見的事故就是雷擊10kV架空線路針式絕緣子事故,這一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為地區雷暴日多以及針式絕緣子質量不過關。以往所使用的P-15、P-20針式絕緣子已經被證實其耐雷水平低,質量較差。所以,我們可以選用支柱式絕緣子或瓷橫擔作為10kV架空配電線路。(2)在跳線處可以使用安普線夾,這樣有利於改造舊線路中的直接纏繞接線方式,並且在今後10kV架空配電線路改造過程中,也應嚴禁使用並溝線夾或纏繞接線現象。(3)對接地裝置進行仔細的檢查。定期檢查測量10kV架空配電線路上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要及時整改,從而確保接地電阻值不大於10Ω。

3、應用新技術和新設備

(1)隨著城市用電負荷的不斷增長,配電網絡的規模也在逐漸加大,從而接點和支路也越來越多,給線路的檢修帶來很多不便,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應該使用GPS係統,順利導航並準確定位每一根杆塔、配變的位置。(2)安裝小電流接地自動選線裝置,該裝置能夠自動選擇出發生單相接地故障線路,準確率高,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傳統人工選線方法,對非故障線路減少不必要的停電,提高供電可靠性,防止故障擴大。(3)實現配網自動化,實時監測配電網,以便能掌握網絡中各元件的運行工況,及時將存在的故障消除。(4)在新建或改造的配電線路中的分段、分支開關應采用絕緣和滅弧性能好,檢修周期長,高壽命無油化的真空斷路器,減少線路斷路器故障。

4、做好管理工作

(1)有計劃性地巡視線路、設備,定期開展負荷監測。要尤其注意在負荷高峰期,密切注意饋線、配變的負荷情況,以便能及時調整負荷平衡,避免接頭、連接線夾等因過載發熱燒毀。(2)加強相關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建立激勵機製,使運行人員巡線到位,處理故障到位。(3)製定並完善事故應急預案,縮短出現問題時的停電時間。(4)加強用戶設備管理工作,不可鬆懈。對於重大設備缺陷要及時下發通知書,闡述設備故障對自身帶來的危害及影響。(5)製定線路現場運行規程和多種管理製度,並建立起交叉跨越、配網結線圖及杆塔明細表等,對各種運行都有完整的記錄。

參考文獻

[1]陳康南《對10kV架空配電線路常見故障的若幹思考》[J],《科技信息》2013年05期。

[2]張國輝《淺談10kV架空配電網規劃存在的問題及處理辦法》[J],《廣東科技》2013年10期。

[3]盧奇《論10kV配電線路的檢修及故障預防》[J],《門窗》2011年09期。

作者簡介

王寧(1985),女,本科,山西省長治市,電氣助理工程師,現就職於潞安集團供電處電力調度室,主要從事電力運行方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