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機械設備的潤滑(2 / 2)

(1) 潤滑油脂選用的指標

潤滑油脂的選用指標,也即潤滑油脂的質量指標如下:

粘度反映了潤滑油的稀釋程度。粘度越高流動性越差,不易滲入間隙較小的摩擦副中去,但也不易被從摩擦麵間擠出來,因而油膜承載能力強。高粘度油的摩擦阻力大,油溫易升高,設備的功率損耗也高。粘度低的潤滑油則正好相反。所以,粘度是潤滑油的一項很重要的指標。在選擇潤滑油時,通常以粘度為主要依據。

(2)潤滑油脂的選用原則

負荷大小及負荷特性

一般來說,潤滑油的粘度越大或潤滑脂的錐入度越小,則油膜承載能力越強,但在重負荷、有振動衝擊的情況下,還要求潤滑油脂的油性和極壓性能要好。

(3)運動速度

速度高易形成動壓油膜,選低粘度的油可以減少內摩擦損耗從而減少動力消耗;而速度低常與重載相聯係,所以應選高粘度的潤滑油。高速轉動的滾動軸承,易因離心力作用將油甩出而不能保證良好的潤滑,應適應提高油的粘度。

(4)工作溫度

高溫條件下工作的摩擦副應選用粘度高、閃點高的潤滑油,或錐入度小、滴點高的潤滑脂,同時還應考慮油脂的極壓性、抗熱氧化安定性。對在低溫下工作的潤滑油,要選凝點低於工作溫度10℃左右的潤滑油。

(5)周圍環境

在潮濕的環境條件下,應考慮潤滑油的抗乳化度和選用抗水性好的潤滑脂。有腐蝕介質存在的環境還要求潤滑油、脂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6)摩擦副的結構特點及潤滑方式

摩擦副間隙小,要求潤滑油的粘度小和潤滑脂的錐入度大,以利於進入間隙小的摩擦副;摩擦表麵越粗糙,就要求油膜越厚,選用的潤滑油的粘度就越高,潤滑脂的錐入度也越小;對稀油循環潤滑係統,要求采用精製、雜質少和抗氧化安定性好的潤滑油;對飛濺和油霧潤滑,油接觸空氣的機會多,要求油的抗氧化性能要好。對於油集中循環潤滑係統,則要求潤滑脂具有良好的可泵送性,故應選錐入度較大的潤滑脂。

4 現代機械潤滑技術介紹

(1)油霧潤滑

油霧潤滑裝置以壓縮空氣為動力,使潤滑油霧化。油霧潤滑,是利用流動的壓縮空氣,在油霧發生器內經過文氏管,將油氣混合物以較高速度撞擊在擋板上,使較大的油滴,經過撞擊而形成2μm一下的幹燥油霧。大於2μm的油滴,流回發生器內。細霧經過管路,輸送到潤滑部位。在油霧進入潤滑點之前,還需通過一種稱作“凝縮嘴”的元件,使油霧變成大的、濕潤的油粒子,再投向摩擦表麵進行潤滑。壓縮空氣及部分微小的油霧粒子,經過密封縫隙,或專設的排氣孔排至大氣。

油霧潤滑,適用於封閉的齒輪、渦輪、鏈條、滑板、導軌以及各種軸承的潤滑。目前在冶金、化工等行業中的大型、高速、重載的滾動軸承中使用較為普遍。

(2) 油氣潤滑

油氣潤滑,是最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一種潤滑方式,它與油霧潤滑相似,但又不同於油霧潤滑。油氣潤滑與油霧潤滑,都是以壓縮空氣為動力,將稀油輸送到潤滑部位,其不同點是:

①油氣潤滑並不將油撞擊,而是利用壓縮空氣的流動,把油沿管路輸送到潤滑部位,因此不需要凝縮嘴:

②凡是能流動的液體都可以輸送,不受粘度的限製,不僅是稀油,半流動潤滑脂,甚至,添加了高比例固體顆粒的潤滑劑,都能順利輸送。

③正常運行時,軸承箱內保持一定的潤滑油液位,所以給油量根據實際消耗量確定,潤滑油是間歇供給,壓縮空氣是連續吹的,因此比油霧潤滑節省潤滑油。

結束語 機械設備潤滑管理和維護向科學化、係統化、製度化方向發展,減少了設備潤滑事故,能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進而降低產品製造成本。

參考文獻

[1]冶金工業出版社《現代潤滑技術》2008年1月

[2]中國石化出版社《催化裂化技術問答》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