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斷麵水下測量
1、水下測點的布置:嚴格按照《水庫水文泥沙觀測試行辦法》及《任務書》要求,作業中每個測驗人員都精細操作,合理定位,保證測深測距同步進行。河道較窄時,水下部分水深點不少於3個點。
2、測深點的定位方法:(1)GPS·RTK定位法:把設計斷麵左端點定為零點,以左端點的坐標(X,Y)和測點的坐標算出左端點至測點的距離即為該測點的起點距。(2)測距儀測距:在岸上(左、右岸都可)選定視距站(測出視距站的起點距)向左或向右測出測點到視距站的距離, 然後計算出測深點的起點距。
3、水深測量:(1)水深小於5m時,用經過檢校的測深杆測深。(2)水深大於5m時,用回聲測深儀測深或用測深錘測深。本次測量三門峽庫區處於汛期低水位,水深較淺,隻用到測深杆測深錘。(3)測量水下斷麵時水位的測量。
為保證測量成果精度,需要特別注意:(1)GPS.RTK施測水位時,應經過四等高程的已知點比測後進行施測;(2)測水下斷麵時,水位漲落變化超過0.1m時,施測開始和終了兩次水位,取平均值作為計算水位;(3)左、右岸水位差大於等於0.2m時,水深點加橫比降改正;(4)分流串溝施測各股水位。
2.3 斷麵資料整理
內業計算處理主要以內業組為主、外業組為輔來完成,內業主要工作包括:外業數據傳輸、水下測量數據錄入、原始資料整理、合理性分析、數字地形圖成圖等。各項成果表采用Microsoft公司的Office 2003軟件進行編製,數字地形圖采用南方測繪公司的CASS 7.0軟件成圖。內業計算處理的初步成果包括:DWG格式數字化地形圖、XLS格式各斷麵原始數據、XLS格式各項成果表等。
(1)成果表整理。測繪完成後的斷麵地形點,按要求用Excel 2003軟件編製 成“三門峽庫區橫斷麵測繪斷麵坐標成果表”,成果表內容包括:點號、坐標、高程、屬性(灘地、水位、水下)。斷麵基點采用GPS RTK測繪,用Excel編製整理“×××斷麵基點成果表”,成果表內容包括:基點名稱、坐標、高程。(2)橫斷麵圖。實測斷麵成果按一定比例采用南方測繪公司的CASS 7.0軟件繪圖,主要為今後作合理性檢查和定性分析使用。(3) 1:1萬水下地形圖編輯。采用南方CASS7.0版本,依據《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 第2部分:1:5000、1:10000地形圖圖式》和SZHH04-2003《數字地圖圖式》(數字黃河工程標準)等有關技術標準,將外業采集的水下地形測繪數據經整理展繪在CAD中。按0.5m等高距的要求繪製等深線,高程注記點和等深線均賦屬性。
3質量管理
測量成果實行二級檢查,一級驗收。一級檢查:即為過程質量檢查,外業人員要對原始記錄、計算結果及采用的數據進行100%的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實時處理,不留質量隱患。按照要求對成果資料進行整理和清查,保證資料的正確性和完整性;二級檢查:組織內業人員對項目進行二級檢查(內部驗收),進行產品質量等級評定,編寫檢查報告。每天測完斷麵都要進行各項限差的檢查及橫斷麵圖的套繪,經檢查合格後,技術負責人進行驗收,方可往下進行斷麵測量作業。
4 提交資料
嚴格按照《2011年黃河三門峽庫區1:1萬地形圖測繪技術設計書》要求,提交所有資料成果。提交成果如下:(1)各種外業記錄手簿1份;(2)三門峽庫區水下地形測繪GPS RTK測量校標成果表1份;(3)三門峽庫區水下地形測繪斷麵基點成果表1份;(4)三門峽庫區水下地形測繪斷麵坐標成果表1份;(5)三門峽庫區1:1萬水下地形圖1份;(6)2011年黃河三門峽庫區1:1萬地形圖測繪報告1份;(7)儀器鑒定資料複印件1份;(8)水文站、水位站位置坐標成果;工程位置及名稱、壩垛編號成果表1份。
參考文獻
[1]魏二虎、黃勁鬆,GPS測量操作與數據處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
[2]楊曉明、沙從術、鄭崇啟、董斌,數字測圖,測繪出版社,2009年2月;
作者簡介
任誌峰,1981年1月出生,男,漢族,籍貫:甘肅省鎮原縣,2009年1月畢業於河海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現供職於黃河水利委員會三門峽庫區水文水資源局,學位無,職稱: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