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態園林建設的理念與方法(2 / 2)

2.3 可持續發展理念

生態城市是一個經濟發達、社會繁榮、生態保護三者保持高度和諧,技術與自然達到充分融合,城鄉環境清潔、優美、舒適,從而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力與生產力,並有利於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穩定、協調、有利於持續發展的人工複合係統。現代園林綠化建設,不再隻是提供旅遊觀賞,而是要擔任維持生態的平衡的角色,因此,我們在園林建設的時候,要進行一規劃,建設具有淨化空氣、調節氣候和美化環境功能的園林生態係統,才能處理好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係。以科學的發展觀,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手段促進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在滿足人類各種需要、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的同時,又要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展、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協調一致,讓子孫後代也能夠享受充分的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

3 生態園林建設的方法

3.1 合理選擇材料

園林景觀建設中所用到的材料可分為硬質景觀材料與軟質景觀材料,硬質景觀材料主要是指鋪裝材料建築材料與小品材料軟質景觀材料是指用於植物造景的花草樹木等。硬質材料的選擇主要是依據材料的價格,服務範圍和藝術美觀為原則,應地製宜科學合理的利用當地材料,以求達到最美的景觀模式。植物選擇:遵循因地製宜,適地適樹的原則,建立穩定的人工植物群落首先要遵循“適地適樹”的生態學原理。對於木品種的選擇追求全麵是不合理的,然而對於本地的樹種應該合理利用,不應全麵否定。各個地方的植物是有地域限製,存在一定的生態梯度。在同一個地方的生態種群生活條件相似,能夠很好的適應當地生態環境,因此樹種應當與當地氣候條件適應,一旦人工建造樹林,植物群落當發生穩定變化。

3.2 科學規劃建設

植物是生態園林建設的靈魂,主要遵循生態原則,生物多樣性原則,注重鄉土性原則。

在工業聚集的生產廠區應當配置一下對汙染吸收強,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的植物(如大葉女貞、法國冬青等);在醫院療養院等一些需要休養的地方應當合理的配置一些具有降低汙染、能分泌殺菌素的喬木(如雪鬆、白皮鬆、銀杏等)和保健作用的植物;粉塵比較多的地方如公路、麵粉廠等一些地方應當配置樹葉葉片大、葉麵不太光滑的植物(如榆科的部分植物);山區多配置一些病蟲害少,根係發達的具有保土能力的植物;學校附近應當配置一些樹冠茂盛,無刺激氣味的植物;海邊應當配置抗風強,耐鹽堿的植物(如紫穗槐、黑鬆等)。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園林建設的發展,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刻不容緩,而融生態、文化、科學、藝術為一體的園林建設,更符合人與環境的關係,生態園林能夠起到以人為本、改造自然、優化環境、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的作用,推動人類社會的文明和發展是園林建設的必然方向。

參考文獻

[1]宋國領,馬新華.論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Ⅱ現代商貿工業[J].2011.

[2]吳淑梅.城市園林植物配置的生態方法[J].亞熱帶植物科學,2010,39(2):60-63.

[3]易軍.城市園林植物群落生態結構研究與景觀優化構建[D][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