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在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與實踐
應用技術
作者:李凡
[摘 要]雲計算是未來互聯網發展的趨勢和方向,與傳統的互聯網服務相比,在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較低的地區,雲計算更適合推廣和應用,適應農業信息平台的建設和農業信息資源整合管理的需求,適應農業信息化用戶的特點。將雲技術引入農業信息化領域,建立各級各類的農業信息化網絡管理平台,將極大推動我國農業信息化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信息化建設 雲計算 應用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TP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275-01
在我國農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和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全國興起了現代農業和農業信息化建設,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農業=裝備農業+信息農業,農業信息化建設在現代農業發展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提高農產品競爭力都具有重要意義,是農業實現跨躍式發展的需求。當前,第三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國內已興起,物聯網技術、3S技術等開始在經濟發達地區農業生產管理上開始試點應用,農業信息量越來越大,原來的數據存儲方式和信息平台已不適應大數據共享和服務共享,都急待一種新的農業信息化模式出現,而這種模式就是“雲計算”,這在其它行業已經有了成功經驗,可以說,加快構建一朵“農業雲”對農業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一、雲計算在農業信息化領域具有一定的應用優勢
雲計算是一種商業計算模型,它將計算任務分布在大量計算結構構成的資源池上,使用戶能夠按需獲取計算力、存儲空間和信息服務。雲計算具有共享基礎設施、節省投資、使用簡便等特點,更適合在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較低的地區使用。使用雲計算更有利於農業信息資源的整合,適應農業信息係統建設的需求,便於農業信息化用戶的推廣和使用。
(一)雲服務節省農業信息平台建設基礎設施投資,簡化平台建設工作
可以利用雲計算“雲基礎設施即服務”的特點,在係統供應商提供的計算、存儲、網絡和單機操作係統等基礎資源之上開發運行各種軟件(包括客戶操作係統和應用業務),大大節省建設各類農業信息平台的基礎設施投資。還可以利用雲計算的“雲平台即服務”的特點,在雲平台供應商提供的業務軟件開發環境、運行環境下創建各種農業信息係統的業務應用,而且可以直接在雲平台的運行環境中運營各項業務。這可以降低農業信息平台或農業信息係統建設的技術複雜程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開發技術人員的工作量,可以簡化農業信息平台建設過程。
(二)雲服務利於農業信息資源整合
我國分散的農業生產方式決定了農業信息資源分散,收集成本較高,整合困難。就信息服務領域而言,作為一種共享的基礎架構,雲計算可以很方便地整合各類信息資源。雲存儲讓用戶可以使用包括手機在內的多種終端通過Internet隨時訪問自己的數據,建立屬於自己的信息中心,並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隨時連接互聯網來查看信息,而不用關心存儲器的問題,低成本的雲存儲可以降低高昂的數據彙總成本,拓寬了信息服務廣度,降低了信息化的門檻,提升了信息服務效益。
(三)雲計算服務適合農村終端用戶的特點
1.雲計算降低了信息化技術在農村使用的技術門檻
雲計算對終端用戶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要求很低。普通用戶可以采用多種設備訪問雲端,可以是電腦也可以是手機等移動終端,隻要能連網絡、有一個瀏覽器,不用安裝種類繁多的應用軟件,不用關心數據的存儲位置,不用關心數據的安全,不用關心所需的應用程序是否需要升級,甚至不用安裝殺毒軟件和防火牆就能滿足日常的需要。這一切工作都是由雲計算中心負責完成的,雲團隊裏有專業的組織和專業的人員為用戶提供專業的服務。農民用戶隻需選擇自己喜歡的雲計算服務商,購買自己所需的服務並為之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