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柴油質量檢測
20世紀90年代,相關學者采用FT—RAMAN對某石油企業柴油樣品的十六烷值和十六烷值指數進行了分析,發現其精度和標準方法基本相當,分析出該柴油樣本有一定的熒光幹擾。15年後,科學家采用PLS和神經網絡方法對柴油的十六烷值指數、粘度、密度、總硫含量等進行分析,發現其精度與FT—IR和FT—NIR相當。
(2) 航煤質量檢測
利用拉曼光譜技術對航煤的組成和微量組分進行分析,主要針對航空燃料的添加劑和烴族組成等,發現用高於488m的激發光源可以獲得無熒光幹擾的光譜。21世紀初,將拉曼光譜技術與PLS方法進行結合,定量測定航煤閃點、初餾點、終餾點等,發現其具有一定的偏差,比較符合分析要求。同時對預處理、光源電壓、樣本位置對結果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發現峰強與電壓具有一定的線性關係,光源電壓對信噪比有影響,且300mW最適宜。
(3)輸油管線油品混油監控
將混輸方式應用於燃料運輸中,能大幅度節省輸油管線。混輸方式是針對不同種類、不同牌號的燃料,通過同一管線進行輸送,往往采用密度法和介電常數來判斷輸油管線中是否存在混油。拉曼光譜技術利用不同燃料拉曼光譜特點不同進行判斷,比如可以根據熒光幹擾確定燃料類型,鍋爐燃料的熒光幹擾最強,柴油、航煤越來越小。比較燃料的拉曼光譜與內置相關化合物以及反映熒光幹擾級別的標準樣本的差異,可以更好的確定輸送油的種類和牌號。比如燃料與內置相關標準化合物樣品的拉曼光譜有相似的特征峰,那麼燃料為汽油;反之按照熒光判斷是否為鍋爐燃料、航煤或者柴油等。
(4)油品在線調和
在1999年,John將拉曼光譜技術應用於Ashland煉油廠在線汽油調和中,對汽油辛烷值進行了檢測,更好的控製了汽油產品的調和,進一步優化了汽油的生產,使其獲得了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由此可見,在石油化工領域中應用拉曼光譜技術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結束語
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隨著社會生產生活對石油能源需求量逐漸增大,人們對石油產品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確保石油產品質量,將拉曼光譜技術應用於石油化工領域中,因其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簡便、檢測精度高等優點,在石油產品質量分析檢測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表麵增強技術和熒光幹擾技術的應用,拉曼光譜技術將會在石油化工領域中得到進一步的推廣與使用。
參考文獻
[1]劉燕德,劉濤,孫旭東,歐陽愛國,郝勇. 拉曼光譜技術在食品質量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0,11:3007-3012.
[2]唐黎明,郝敏. 撞擊流技術在石油化工領域應用研究進展[J]. 化工進展,2009,S1:35-37.
[3]金少琴. 近紅外線激光拉曼光譜用於胃癌診斷的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3.
[4]楊潔. 拉曼光譜技術在檢測環境內分泌幹擾物中的應用[D].華東師範大學,2011.
[5]陳倩,李沛軍,孔保華. 拉曼光譜技術在肉品科學研究中的應用[J]. 食品科學,2012,15:30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