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透明錢袋”的看管人
經營管理
作者:韓佳育
[摘 要]21世紀的當今,是一個時代大發展、大進步的黃金時期,物質上的極大豐富,在滿足人們基本需求的同時,也衍生出了一個巨大問題:腐敗問題。中國在當今提出了“中國夢”的設想,並努力付諸實踐,發現“反腐敗”成為實現“中國夢”的前提。如何在財政部門、中小企業當中杜絕腐敗現象發生,會計從業人員應如何合理規範自己才能做好財政部門的看管人,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透明錢袋”;會計;職業素質
中圖分類號:F7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195-01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2014年9月2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提到了“透明錢袋”這一決議,宣布除了涉密信息,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政府部門都必須公開預決算,就財政資金中的“小金庫”、“賬外賬”、“私房錢”問題積極主動的予以清理取締,讓財政資金透明化、規範化,喚醒在賬上“打呼嚕”的沉睡資金,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國家提出的“透明錢袋”,把這個決議放在具體的財政部門當中,就不難發現,會計人員便是其中流砥柱,想要財政資金流動的規範、透明、合理,就要求對會計從業人員在職業操守上有嚴格的要求和規範。想要實現“中國夢”,反腐敗要走在前麵;想要實現“透明錢袋”,會計人員要懷揣端正的職業素質走在前麵。
那麼,想要做好“透明錢袋”的看管人,會計從業人員應具備怎樣的職業素質呢?
首先,要有足夠的政治覺悟性。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在我國市場經濟大發展大進步的形勢下,對會計人員的考驗和要求也是向更高、更嚴的方向發展的。在經濟洪流中,很多單位和企業為了自身的長足發展需要,都會多多少少的進行一些違反法律法規的小動作,很多會計人員明知道是在做假賬,提交的是嚴重失真的會計信息,但人的本質中為利、為財、為色的根本性,在欲望的操縱下,往往會計人員就在上級部門的“誘惑”之下,很難再堅守自己本應有的堅持原則、甘於清貧、不違法、秉公辦事的原則,棄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於不顧了。根據財政部課題組調研的結果顯示,會計從業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當與上級領導發生意見分歧時,竟有高達84%的會計人員按照上級領導指示,協助掩蓋事實真相,使會計信息從嚴謹的根本性質轉變為幾個簡單的數字和一紙空文了。
所以,作為會計人員,足夠的政治覺悟,是一個人政治理論水平最直觀的體現,是會計人員在從事本職工作的過程中展示思想境界之大、之廣、之深邃的廣闊平台,因此,它也自然成為一個會計人員理應具備的首要素質。
其次,要有足夠的法律常識和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
知法懂法,才能在心裏有一杆平秤,不偏倚,不違心。在會計工作過程中,遇到上級領導指使、強行命令或是授意會計人員運用違法手段來辦理相關的會計事宜,有很多會計人員是因為自身不懂法,不知道自己被安排操作的事情是不合法的,還有的會計人員知道違法,又懼怕如果沒有同意上級領導的安排,便會被進行口頭上或是行為上的恐嚇。
在堅持自己按法行事的原則中,明明是維護國家法律製度,依法履行了自己應有的職責,很多會計從業人員,尤其是在中小企業中,會麵臨撤職、解除工作關係、調離工作崗位、降級或是開除原始單位等打擊報複。這樣的現象層出不窮,而且有的會計人員在重壓下被迫完成了違法行為後,還會重複被安排此類的活動,陷於違法的泥潭無法脫身。假使企業的相關責任人,在因偷稅漏稅或是挪用公款用於賄賂等罪名鋃鐺入獄後,協助這些違法操作的會計人員即使沒有追究責任到個人身上,作為違法活動的參與者,也會受到自身心靈的譴責和人民的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