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現場吸煙
燃燒的煙頭的表麵溫度達到200-300℃,遠高於油品的燃點。打火機、火柴或煙頭點燃時散發的能量也大大超過油氣所需要的點燃能量。因此,在油品碼頭特別是在散發油氣較多的裝卸作業現場吸煙,是非常危險的,極易引起火災、爆炸事故。
3.機動車倆排煙噴火
汽車及其它機動車輛(如拖拉機、消防車等)一般都以汽油或柴油作燃料在它們排出的尾氣中夾帶著火性、火焰。若未安裝阻火器,有可能引火災、爆炸事故。
四、安全管理對策
(一)通用管理對策
依據《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設施保安規則》和公司相關文件精神,製定科學、嚴格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嚴格工藝管理,強化操作控製,實行安全生產崗位責任製,實現全麵安全管理。 碼頭應配備(國際油船和油碼頭安全指南)、《液化氣船安全指南》等文件,所甭有關人員均應熟悉和掌握《指南,的內容,並嚴格按照《指南》及《船舶載運散裝油類安全與防汙染監督管理辦法》、《液化氣體船帕安全作業要求》等規定或標準的要求,認真組織和開展裝印作業。
(二)安全管理原則:
1.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原則:從事生產管理和企業經營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必須明確安全和生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生產工作和安全工作的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要同時進行,決不能重生產輕安全。
2.安全第一原則:首先是人的基本需要,其次是任何事業發展的基礎,第三是任何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
3.預防為主原則:防止和減少事故,保障職工生命財產安全,重在預防,這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實安全生產保障措施是預防事故發生的根本途徑;
(三)具體管理對策
1.禁止明火
油品碼頭現場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進入本區域時,應主動向門衛提交進入該區域的有效證件即胸卡,經查驗後方可進入,進入人員隨身攜帶的煙火、手機等管製物品應交門衛妥善保管;同時進入易燃易爆管製區域的油品碼頭現場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應按指定的路線行走,不得隨意進入管廊、輸油設備下等區域內。
2.保證設備完好率,接地良好
嚴格執行設備管理和檢查(專業檢查和日常點檢)製度,責任到人,應積極引進和使用先進的監測手段和技術保證檢查效果確實可靠。保證設備的技術狀況達到安全生產和技術標準要求;零、部件完整無損;安全裝置安全可靠;儀器、儀表工作和顯示數據正常;油、水、液、氣、電量充足和有無泄漏;各連接部位緊固良好;動力與傳動裝置正常;金屬結構無變形以及車容車貌、船容船貌等。檢查方法通過感官看、聽、摸、敲擊及監測儀器進行檢查。發現故障立即報告停機檢修。
3.防雷、防靜電、防雜散電流措施:
(1)易燃易爆危化品作業人員穿戴好防靜電工作服、防靜電工作鞋、安全帽等防護用品,作業期間嚴禁穿、脫衣、褲。(2)易燃易爆危化品卸載或取樣前、完後必須靜置30分鍾以上時間,然後才能從事其他作業。(3)輸送易燃易爆危化品的船體、泵體、管線作等電位連接;接地線的連接,應在艙蓋、管口開蓋以前進行;接地線的拆除,應在裝卸完畢,達到靜置時間,封閉艙蓋、管口蓋以後進行;靜電接地點和跨接點必須規範、牢固好用,防雷、防靜電接地體的接地電阻不大於4Ω。
4.教育與培訓
液化碼頭現場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除必須具有特種作業資格證意外,還應接受崗前三級教育、在崗繼續教育以及各種專項教育活動。新職工(含外委工)必須實行公司、部門、班組三級安全技術教育,每級教育都要進行考試,並將成績記入安全技術教育檔案,成績合格者方準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