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電網諧振處理的方法(2 / 2)

3、電磁式電壓互感器引起的鐵磁諧振

在中性點不接地係統中,為了監測三相對地電壓,通常在發電廠、變電所母線上接有Y0接線的電磁式電壓互感器。網絡對地參數除了電力設備和導線的對地電容C外,還有電壓互感器的勵磁電感L。這樣當進行某些操作時(例如中性點絕緣係統非同期合閘,或接地故障消失之後),電壓互感器的激磁阻抗與係統的對地電容形成非線性諧振回路,由於回路參數及外界激發條件的不同,可能造成分次諧波(通常1/2次)、高次諧波(2次、3次、5次等)或基波諧波鐵磁諧振。

四、諧振現象的判斷處理

電力係統實際運行經驗表明,35kV及以下配電網中,各種形式的鐵磁諧振頻繁發生,鐵磁諧振可以是基波諧振、高次諧波諧振,也可以是分次諧波諧振。一般有以下表現形式:

1、基頻諧振一相電壓下降(不為零),兩相電壓升高並超過線電壓;或者兩相電壓下降(不為零),一相電壓升高。

2、分頻諧振三相對地電壓依相序輪流升高,並在1.2-1.4倍相電壓間做低頻擺動,約每秒一次。

3、高頻諧振三相對地電壓一起升高,遠遠超過相電壓。鐵磁諧振一般都有接地信號。

4、支柱瓷瓶放電,電壓互感器高壓保險燒斷或線圈燒壞,有時避雷器也發生爆炸。

5、消諧器動作。

6、裝有小電流接地裝置的係統中,也會發出接地信號。

以上特征往往是一種或幾種同時出現,這時值班人員應沉著冷靜,及時向上級調度彙報,並將有關現象作好記錄,根據信號、表計指示、天氣、運行方式等情況,判斷故障。在初步判斷電網出現諧振後,我們一般應采取以下措施來進行處理:

1、如斷路器操作後發生異常現象,應即複原和檢查;

2、保證斷路器的三相同期動作;

3、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電網中,操作時應將負載變壓器的中性點臨時接地,此時負載變壓器的合閘相的繞組電壓已被固定,未合閘相則通過三角形的低壓繞組感應出一個恒定電壓,諧振回路被破壞。

4、拉合補償電容器,或拉合事先規定的線路;在運行方式允許的情況下,可拉、合母聯開關,以破壞諧振條件。

5、投入或試調整消弧線圈的抽頭,以改變電網係統參數,破壞諧振條件。

對於因線路導線斷線或弧光接地引起的過電壓,我們應按照處理接地故障的方法,及時查找出故障線路,而後迅速地排除故障。其方法(包括處理接地故障)主要是如下幾點:

1、查清站內有無接地情況;

2、在裝有小電流接地儀的變電站(開關站),優先根據其指示進行查找。

3、拉去次要生產線路及有關轉供電。

4、投入備用主變,進行分段選擇。

5、倒換運行方式,具體查出故障在哪一條線路。

6、對威脅人身及設備安全而又無法采取措施時,應迅速將此線路停電。

應當注意,在兩相電壓升高,另一相電壓降低的現象出現時,我們要把係統諧振與係統接地區分開來,因當係統發生金屬性接地時,其故障相電壓為0,非故障相電壓為線電壓;若係統發生非金屬性接地時,其故障相電壓降低但不為0,非故障相電壓升高而不等於線電壓,此時,係統諧振與係統接地現象十分相象。一般來說,在分辨不清時,可以拉合補償電容或母聯開關,若是諧振一般會消失;此外,還可以用高壓驗電器測量接地相來驗證線路是否真正接地。

六、結論

諧振過電壓對電力係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構成了巨大的威脅,諧振過電壓不僅會在操作或發生事故的過渡過程中產生,而且還可能在過渡過程結束以後較長時間內穩定存在,直到發生新的操作、諧振條件受到破壞為止。因此,提高變電站運行人員對諧振現象的判斷和處理能力,預防並降低諧振過電壓的幅值及縮短其存在的時間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