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歐利坨油田防倒井治理(2 / 2)

為了降低抽油杆斷脫幾率,我區管理技術人員以實現油井生產參數與供液能力相匹配為工作目標,開展動態優化作業設計、上提泵掛,優化油井生產運行參數等降載增效工作。具體采取以下三種治理方案:一是對供液能力充足的油井采取作業上提泵掛,降低負荷;二是對供液能力較差、存在慣性載荷影響的油井,優化抽油機參數;三是對使用過3次以上的管材及實施過如解卡等高強度工作的抽油杆,作業過程中實施更換新管材。

2010年-2012年在廠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共安裝抽油機變頻櫃70台,加工電機皮帶輪41個,安裝抽油機尾翼平衡塊20台。三年間共有效實施抽油機井調參76井次,調平衡48井次,上提泵掛51井次,措施後油井最大載荷平均降低5.9KN。此外我區還大力實施管材更新,作業後更換了新管材67500米,三年間共投入成本156.7萬元,抽油杆疲勞斷脫倒井現象得到了有效緩解。2012年1-10月份僅有1口井因杆疲勞斷脫倒井。

3、優化清防蠟方式治理蠟卡

自歐利坨油田成立以後,就著力探尋提高清防蠟效果的新途徑、新技術,共對全區6個主要區塊的40口井進行了熔蠟試驗和凝固點試驗,並以此為依據製定單井的清防蠟製度和熱洗方案,逐步形成了以電加熱、空心杆熱洗清蠟為主導,以自循洗井、化學防蠟、油洗為補充的綜合配套清防蠟技術格局,清防蠟管理水平有了較大提升。

其中空心抽油杆熱洗清蠟技術是我區根據生產實際自行研製的一項清蠟工藝技術,主要設備為井口熱洗三通裝置、空心抽油杆和井下連通閥,其原理是將一定長度的空心抽油杆及配套洗井連通閥下到油井結蠟點以下,在執行熱洗清蠟過程中使洗井液僅在空心抽油杆和泵上油管之間循環流動,達到即能清蠟又不汙染油層的目的。具有洗井液用量少(單井次15-30m3)、不汙染油層、排液期短等優點。

4、效果評價

自2010年該油田成立防倒井治理小組,對檢泵井實施“作業會診”製度,並每月召開油井分析會,共投入防偏磨治理、管材更新成本272.4萬元,從2010年到目前累計減少斷脫卡倒井26井次,減少倒井影響產量3284.4噸,減少作業成本投入171萬元。油田平均檢泵周期由2007年的318天延長至2012年的596天。2012年1-10月份我區共發生斷脫卡倒井10井次,防倒井治理效果顯著。

經濟效益評價計算:

E1=(1-30%)×F×Q×(P-T-C)-I

=(1-30%)×1.0×3284.4×(4919.1-138.9-981)-272.4×104

= 601.1×104元

式中:E—成果淨現值,元 ;

F—分成係數;

Q—增加的油氣產量,噸,千方;

P —原油價格;元/噸(不含稅);

T—稅金(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資源稅),

元/噸,元/千方;

C—生產成本(操作成本+折舊),元/噸;元/千方;

I—投資,元。

E2=171×104元(減少作業成本投入費用)

E=E1+E2=601.1×104+171×104=772.1×104元

四、結論及認識

1、細致分析倒井原因,建立倒井檔案,將倒井時間、原因及措施記錄清晰,為歐利坨油田今後防倒治理工作提供有利依據。

2、治理斷脫卡倒井,是歐利坨油田實現精細化管理的基礎,不僅有效降低了油田的自然遞減,夯實了油田的穩產基礎;也大幅度降低了各項管理成本的投入。

3、防倒井治理技術要根據油井井況及產量的差異采取相應的措施,這不僅需要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更需要管理人員精細現場管理,摸清每口井所存在的問題,以最低的成本投入實現治理效果。

4、歐利坨油田防倒井治理的成熟經驗,在稀油區塊低滲透高含蠟油田管理上都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