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張 山村少年(1 / 3)

冬去春來,萬物複蘇,清晨的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照耀著白茫茫的大地,晶瑩的露珠帶著反射的陽光從迎春花的骨朵上滑落。

伴隨著悅耳的鳥叫蟲鳴,忙碌的一天開始了,路上的行人背著各種商品,在玉泉穀的鯉魚口小樹林中來來往往,好不鬧熱。

林中的集市傳來陣陣吆喝。

“包子啦,包子啦,新鮮出爐的熱包子,一文錢一個,買五個送一個啦”一個約摸十五六歲的少年,眉眼清秀,皮膚黝黑,身穿粗麻布衣的小夥子歡快的叫嚷著,儼然是個小二。

放眼望去,林中一個竹竿搭建的茅草棚內,周大娘和王大叔忙得不亦樂乎。

——王包子。皮薄肉多,口感佳,入口即化,每天路過的行人無不帶上幾個,作為早餐或者路途上的幹糧。

“小狗子,快過來快過來,看你包的包子,皮少肉多,說了你多少次了,每次都不改”周大娘習慣性的嘮叨起來,話語之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一塊木板瞄準楊小天的屁股飛去。

“哎喲”小狗子大叫一聲,那塊木板像長了眼睛一般,直直的飛到他屁股上。“娘,這個兩個包子是我一會的早餐,沒想到放在蒸籠的最下麵都被你發現了”。小狗子做了個鬼臉,咯咯的笑道,仿佛自己很有道理一樣。

小狗子姓楊,名小天,無父無母,從小被周大娘和王大叔養大,大家都喜歡他小狗子,當然這不是罵人的話,小天這孩子,雖然調皮搗蛋,但是在村裏是首屈一指的聰明孩子。

大家叫他小狗子,是因為小天一出世,就被遺棄在山林中的小河邊,周大娘一家人把他撿回來的時候一連發燒好幾天,村裏的大夫都說沒得救了,結果楊小天居然奇跡的活過來了。

村長一激動,就給他起了這個小狗子的小名,說這小子福大命大,今後必定成大器。

“小狗子,過些天你晴兒姐回來了,你要送給她的泥土小人做好了沒呢?”

“還沒呢,就這幾天就能做好,那些小泥偶,現在還差一些小樹枝、魚骨頭裝飾,而且還沒有燒陶,晴兒姐姐他們應該這幾天就會到吧?”楊小天對王大叔說到。

王晴兒是王大叔與周大娘的親生閨女,比楊小天大一歲。雖說沒有沉魚落雁之姿,但長得端莊秀麗,讓人一看就有一種親切感,加上這孩子勤快、懂事,幾個月前由周家遠房的一個親戚表叔,介紹到了玉泉穀百裏外的龍泉門作為一名外門丫鬟。

表叔名叫王中,龍泉門的一名外門弟子,負責院內外的物資采購,平時外出采購王中都會把讓晴兒帶上,一是晴兒聰明勤快,二是讓晴兒跟著他見見世麵學點學武功。

最重要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離玉泉穀不遠,便是玉泉帝國的都城,玉泉城。

玉泉帝國鼎盛繁華,地大物博,民殷國富,經過近幾代皇帝的勵精圖治,已然開創了一個繁花似錦如火如荼的盛世。

在這以武力決定一切的年代,曆代皇帝尚武輕文,大肆扶持各個仙道門派,眾多朝中棟梁也紛紛尋仙修道。

龍泉門正是玉泉帝國的仙道四大門派之一,雖門下弟子隻有幾千,但是門內弟子個個身價非凡,很多內門弟子,修煉上十年,就完全能夠到玉泉帝國稱王稱相鎮守一方了,不過他們自然不會甘願去走仕途,至尊萬歲,一國一皇,一朝一代,億萬黎民,都不過是仙道門派手中的玩物。修仙得道,才是正途。即使是一名小小的外門弟子,做門派任務,煉製丹藥得到的收入,也足以衣食無憂,養活一家好幾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