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庖廚論武(2 / 3)

丁七兩目光中滿是神往。

宸回道:“所以,後來人們丈量內力的方法也由此而來,以氣海內田上的內徑葉脈數量為準?”

丁七兩點頭道:“沒錯,不過江湖中能達到九葉之力的內家高手十分稀少。道家的公山道教,佛家的少林畢竟都是數百年的大派,沉澱深厚,高手無數。所以倒也有些許九葉之境的內力深厚之人,而其餘門派,哪怕是九大派這樣的武林豪門,也不過三五名。甚至更少。”

宸回大概懂了些,驚奇道:“我可以想象九葉之力的人有多強,可極意竟然還比這更強?”

丁七兩道:“目前極意境界的,都是整個武林甚至帝國最強的武者們,至於極意,第一個展現出這種境界的便是製定這個境界的品武師葉依然本人。”

“盡管江湖中九葉之境的人已然非常稀少,可是卻不能這便是登峰造極,葉依然拜訪公山道教,在掌教張師麵前,距離九華池數十丈外,散發內力,你猜猜發生了什麼。”

出乎丁七兩的意料,宸回仔細想了想,平緩的道:“萬葉飛花。”

丁七兩一驚,輕噫一聲:“沒想到你居然知道。”

“沒錯,那個畫麵確實可以用萬葉飛花,當時許多武林中的頂尖高手都在,我爹當時也在。我爹,葉依然的內力真的是深不可測,數不清的水葉在空中飛舞,宛如葉依然的豪放性情一般讓人看了痛快至極。仿佛有源源不斷的內力,他根本不拘泥於水葉的數量,隻要他內力揮灑,便有無數由水凝成的花葉激蕩。據到極意境界之後,內徑便如一夜春風萬花開一般。”

“張師葉依然知曉下武學,又有這般內力,實在可以問鼎下第一了。這等內力,在古往今來的俠士中,都算是登峰造極了。故而,稱之為極意。數倍於九葉之境的內力,也成為了一道讓眾多武林名俠們無法企及的門檻。”

宸回這次到沒有那麼震驚了。他思索著什麼,最終隻是耐人尋味的一笑,繼續問道:“真武境呢?”

“江湖中並未出現過真武境的人。真武境雖由葉依然所,卻都隻在傳裏。”

宸回卻執著於這些傳,問道:“什麼樣的傳?”

丁七兩未在意宸回神色的變化,繼續道:

“即便是傳,這樣的傳也隻有一個。”

“是與帝國皇室有關,相傳秦先皇曾與一位絕世高人簽訂了某種契約,要求那人護帝國萬世基業。那高人拒絕了,帝國霸業乃時運,非人力所能更改,但他接受保護秦國帝王安全的職責。也就是,哪怕秦國亡了,秦帝不會亡。此人雖然是保護帝王,卻與帝王同等待遇。江湖中沒有人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這個人,被稱之為,龍脈武者的這個人,從來沒有人知道他,卻一直活在傳裏。”

宸回道:“這個龍脈武者便是真武境?可曾顯露過身手?”

“秦楚最後一次交交鋒乃是三十年前,秦國雖然滅亡了楚國,但其實是險勝。傳那場戰鬥的地點在暗海某處海灘,秦軍的支援並沒有及時趕到,而禦駕親征的秦皇陷入了楚軍精銳的包圍圈。”

“東楚八將,乃是楚帝國最強的八位將領,五名將領戰死於與秦國的戰鬥中,而最後三名將領皆為九葉境的頂級高手,帶領楚國最為精銳的三千奔雷騎,與楚王一起擊殺被包圍的秦王。”

“也是那一戰,本該反敗為勝的楚軍,遇到了真武境的強者,龍脈武者。”

丁七兩痛飲一口茶,目光中滿是疑惑與向往:“我爹,武道的極限也許遠比人的極限深遠。如果能走到那一步的人,都不該被稱之為人。傳三千楚軍,在剩餘的東楚八將的帶領下,奮勇無比,秦王的軍隊完全無法匹敵。除開將領,就算是那些士兵本身,都是江湖一等身手的高手。這樣的軍隊,在絕境中背水一戰,江湖中任何武者都無法抵擋。”

“可偏偏的,那個人宛如神一般,用遠高於我們理解的境界,磅礴如海潮的內力,和快到無法目視的劍法,蕩平了楚國的最後戰力。一人,一劍。聽聞那地方的岩壁上至今還有他當年留下的劍痕。”

“秦軍終於趕來。據秦軍當年的目擊者,救援趕來的時候楚軍僅有數十人,但秦王身邊除了那個不知名的龍脈武者,再無一人,四周布滿了死屍,唯獨秦王的戰甲上,甚至連一點血都未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