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船坊的文書很快就辦下來了,是靜海縣的胡天成縣令親自送過來的。如果將船坊設在易安縣的話,離山莊會更近一些,而且毛豆一直在易安經營,按理說辦起來會更順一些,可是有了薑信,張衝就不敢將雞蛋再放在這個籃子裏了。
和衙門裏的人打交道,人頭熟不熟並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手裏得有趁手的敲門家夥事。現在的盛唐商行財大氣粗,就算他們不主動上門,那些官老爺都會找機會來抱他們的大腿的。張衝準備的厚禮,在胡縣令父親暖壽宴開席的時候,被很適時的抬了進來。胡縣令大喜,立即著師爺寫了大紅的壽帖給張衝送了過去,壽酒沒喝完,兩個人儼然已經成了親兄弟了。
船坊的大掌櫃當然是從河州來的史洋,不過史洋的病一直都沒有很大的起色,所以船坊的籌建就暫時由小金幫著張羅。
小金在盛唐商行的身份很特殊,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年在雞頭山上,最早跟著張衝的便是小金和狗子,後來狗子被分出去自立門戶,也就慢慢淡出了盛唐的核心圈子,小金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盛唐的二號人手。跟著張衝一起打天下的,雖然還有大河和毛豆,但一個頭磕在地下的,隻有小金,張衝很看重這份情誼,所以他們兩個和小金比起來,仍然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商行裏的人對小金主持船坊並沒有感到特別意外,因為事先小金曾經在商行各處轉了一圈。這是個很怪異的事情,小金平日裏相當低調,一般都是窩在工坊裏悄無聲息的做事,從來不拋頭露麵,所以大家都覺得可能要有什麼事情發生。果然沒過了幾天,商行的通報的頭版頭條就刊登出了小金就任船坊的特別大掌櫃的消息。二號人物親自出馬,足見商行對船坊的重視,腦子活絡的人已經開始到處活動,希望能在第一時間擠到裏麵去。
其實小金的巡視與船坊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最多也不過是借了個名罷了,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挑選匠作的人選。一圈下來,小金看好的有五十多個人,回來後親自將那些人的名字記下來,暗中交給尚誠去甄選了,自己便開始忙活船坊的事。
對於自己沒有涉獵過的領域,小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史洋是祖傳的手藝,聊起造船來,天花亂墜,把小金聽得心曠神怡,沒事便到史洋家請教,最後張衝都看不下去了,攔他道:“史老板身體尚未恢複,你不要老是去打擾他。”
史洋也很有幾分癡勁,與小金接觸這段時間,覺得與他很對脾氣,笑道:“人生難得逢一知己,我與金爺談得投機,不但不覺得累,聊起來,反覺地精神比以前要好很多呢。”
雖然史洋歡迎,但讓張衝這麼一勸,小金也覺得不應該老是去麻煩史洋,畢竟史老板上了年紀,還生著病,便沉下心裏,開始研究船舶的製造。
“人已經都選好了。”尚誠將一個名冊交給小金,道:“一個個查的,這些人都沒有問題。”
小金接過名冊,隨口問道:“選了多少?”
“一共是十八個。”篩選下去了一大半,尚誠怕小金不好接受,急忙解釋道:“這次是嚴了些,但凡有一點問題查不清的,都沒有選。”
“比我預計的要好,我還以為最多不會超過十個人呢。”小金笑了笑,將名單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點頭道:“不錯,我最看好的那幾個都在裏麵,這就沒問題了。”
尚誠鬆了口氣,道:“那就好,我還擔心人會不夠呢?”
“其實也沒多沒少。頂事,一個就夠;不頂事,一萬個也不夠;壞事,還不如一個都沒有。”小金淡淡地道,將名單拿起來,還給尚誠道:“這個單子還是放在你那邊比較好一些,留在我這邊隻怕是保不住秘。”
“也好。”尚誠接過名冊收好,道:“這是人什麼時候,以什麼名義過來,安置在什麼地方,另外還需準備什麼,這些都得金爺示下。”
小金簡單收拾了一下,笑道:“老尚你現在有沒有事?若是得空,一塊去大哥那邊,這些事,我可做不了主。”
尚誠笑道:“既是如此,還能有什麼事比這事更重要的,咱們一起去便是。”
二人見了張衝,尚誠先將甄選匠作人員的事說了一遍,張衝見小金沒有意見,便點頭道:“有你們把了關,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就這麼辦好了。”
小金笑了笑,道:“大哥倒是灑脫,整個一甩手掌櫃。”說著將手裏的一個冊子遞過去,道:“這是我寫的船坊規劃,你過一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