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馬彰的意外收獲(2 / 3)

馬彰呷了一口茶,繼續說:“後來,江伯伯因工作需要,舉家遷往長沙,自然也要把我帶上。沒想到遷往途中,遇到日本鬼子的飛機扔炸彈,在慌亂中我走散了,從此跟江伯伯一家人失去聯係。失聯那年,我六歲。後來,我流浪到了無錫,被一對好心的夫婦收養。那對夫婦無兒無女,對我就像親兒子一樣,還讓我上學學知識。我也把他們當親生父母看待,並暗暗發誓,將來好好孝敬他們。

“我也沒有忘記生父和江伯伯一家人,我也暗暗發誓將來一定要找到他們。高一那年暑假,我曾去長沙去找江伯伯一家人,沒找到,又去江北的一些地方去找我生父,也沒找到。天有不測風雲。我上高二那年,我的養父、養母,竟然先後因病去世。在兩位老人入土為安之後不久,我便輟學並應征入伍。部隊裏,山南海北的人都有,我就常向一些人打聽他們的下落,沒打聽到一點線索。後來我轉業,被分配到蘇州市的公安局工作。從此,我便利用一切機會,繼續尋找他們。

“在尋找無果的情況下,我覺得江伯伯一家人,說不定去找我父親了,我要是找到了我父親,也就說不定找到江伯伯一家人了,於是我就準備先找我父親。以前,我隻聽說我父親去江北做事去了,至於具體做什麼事,在哪兒做事,我卻一概不知。”

魏超插話道:“老馬,你所說的‘江北‘,我想肯定是指‘長江以北’的整個區域。”

見馬彰點了點頭,魏超略感吃驚,忙問:“可長江以北的範圍也著實不小,你怎麼去找呢?”

馬彰說:“但不論範圍有多大,我都決心要找個遍。可我還要上班,哪有時間和精力去找?於是我想,要是能調到江北某地工作,打聽起生父的下落來,可能會更方便些。我把這想法跟一個同事一說,那個同事說要幫我忙。他的一個至親在淮北地區的清溪縣工作,他就是找那個至親給我幫的忙。工作可不是那麼容易調的,一調就調了好幾年,不久前才調成。

“我到清溪縣公安局報了到後,就被安排到隋柳派出所當副所長了。上任第一天,就去富莊大隊辦案子了,花了三天時間才辦好那個案子;之後不久又辦了一個案子。第二個案子一辦好,就接了這個案子。我是剛調到這個所裏的新人,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認為開始應以工作為重,不應急著去打聽生父的下落,過段時間,再去打聽也不遲。胡坎,沒想到今天在你這兒,竟然得到了我生父的信息!”

胡坎對馬彰說:“從你剛才的反應看,我還以為馬大俠是你親戚呢,沒想到你竟說他是你父親。你說他是你父親,我卻有些疑問。據我所知,馬大俠的獨生子的確寄養在江子濤家,他名字叫馬抗,可你叫馬彰。”

馬彰笑了笑,說:“我的確是獨生子,也曾叫過馬抗。一九三七年,日本鬼子進中原。我就是日本鬼子進中原那年生的,今年已三十了。哪裏有侵略,哪裏就有抗擊。我的親生父母,為了表達他們的抗日之誌,就給我起名叫馬抗。我父親從上海走後不久,他的身份也暴露了。怕我父親的事牽累到我,江伯伯便給我更名為江彰。後來到了養父母家後,養父從我嘴裏得知我叫江彰後,就讓我隨了他的姓,叫我馬彰。我原本就姓馬,對改姓的事,一點也不抵觸。從那以後,我就一直使用馬彰這個名字了。”

胡坎說:“馬所長,我還是有些疑問:魏警官剛才問你認不認識馬大俠,你為什麼支支吾吾的,說兩坎子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