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電影看精神分裂症(2 / 3)

與之類似的還有希區柯克導演的老電影《驚魂記》,男主角也是因為母親而精神錯亂,在小旅館裏瘋狂殺人,女主角被襲擊時瘋狂張開的大口堪稱經典。根據斯蒂芬金的小說改編成的電影《秘窗》展現了一個精神錯亂導致人格分裂的小說家殺妻又害人的故事。《致命ID》也是經典老片了,一個具有多重人格的犯人狡猾至極,想要找到真正可怕的那個人格成了整部電影最後也是最大的懸念。以精神病人命名的電影《美國精神病人》展現的是一個既具有人格分裂又不斷產生幻覺的華爾街男金領的殺人故事,吊詭的是,即使到了大結局,觀眾也不能完全確定他的殺人事件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僅僅是他的幻覺。

這個類型的電影很多都是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大家看這些電影可以更加了解精神錯亂所導致的殺人行為,透過電影,我們往往能看到真實的社會和真實的瘋狂。

撲朔迷離的精神病患

代表作:

《妄想》(香港)/《夢遊》(香港)

《死魂曲》(日本)/《禁閉島》(美國)

《精神病》(美國)/《善惡雙生》(美國)

《91公分之外》(法國)

這一類電影所展現的,都是由於身患精神分裂而導致主人公所陷入的痛苦而迷茫的人生。隻有13分鍾的法國動畫電影《91公分之外》非常凝練地詮釋了男主角是如何因為意外而患上精神分裂的。男主角將頭伸出窗外,隻差91公分的距離他就被隕石碎塊擊中了,這次差點兒送了命的意外讓他極度恐慌,之後無論他打字、照鏡子、吃飯、搬東西、開車……所有這些行為都要距離目標物91公分,隻是為了避免死亡。非常誇張的劇情,但用來詮釋精神分裂卻十分到位。小葉解釋這種行為是:外界因素與大腦思維產生了錯誤對接,於是產生了不合理的過度聯想。

香港恐怖電影《妄想》展現了女主角因為愛情傷害而產生妄想的故事。蔡卓妍把一個時刻產生妄想而顯得神經兮兮又有點邪惡的角色表現得十分到位。通過她的表演仿佛真的可以看到一個從精神病醫院中走出來的精神病患者。《夢遊》是恐怖片女王李心潔的又一力作。她所表現的主角是一個總是夢遊的女人,在夢遊中,她接觸到了一個埋屍殺人的案件。小葉的想法是,有一些精神病患者在發病時覺得自己仿佛隻是做了一場夢,完全分不清那是夢境還是現實。李心潔的《夢遊》就是這種道理。日本的《死魂曲》通過一個極其反轉的結局展現了女主角產生妄想的離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