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每一份路過的溫暖
主編寄語
作者:胡昕
人生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行走的過程。
所以,我們注定在路上。
我們在路上曆練;我們在路上成長;我們在路上欣賞風景或者成為風景。
因為行走,所以我們眼前的景象就如同世界上的樹葉,往往不盡相似。於是,我們努力地捕捉瞬間的美好,把握心顫的細節,記住倏忽的笑臉……所有這一切,盡管常常隻是路過我們,但最後總是能成為親切的懷念。
2012年度“感動中國”的獲獎人物張麗莉,大難之時,挺身而出,不顧安危,勇救學生。英雄之舉,令眾人感佩。因此,張麗莉也被人們譽為“最美女教師”。
在這裏,我要提及的卻是另一個不為人留意的場麵。為了讓受傷的張麗莉得到更好的醫治,上級決定將張麗莉從佳木斯轉院到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載著張麗莉的救護車緩行在夜色中,這時,佳木斯數百輛出租車自發地排列在街道的兩旁,車頭對著救護車行駛的方向,亮起車大燈,將夜幕下的路麵,照得白晝一般。這些出租車司機,從四麵八方趕過來,用這種最樸實的方式,為英雄壯行,為好人祈福,祝願張麗莉一路走得順趟。這靜好的場麵,頓時令我眼窩潮濕。如果說英雄的壯舉是一顆善良和愛的種子,那麼,對英雄的敬意就是蘊藏在平凡人心中的一種向善的力量。當這種力量彙聚在一起的時候,必是一股浩蕩春風,使種子萌綠成連天的碧草。
我們行走在路上,我們是芸芸眾生,為了抵達一個目標或者夢想,我們不可能離群索居,不可能獨自上路,平凡使我們學會了相互幫助相互關愛,哪怕是一句叮囑,哪怕是一個微笑,都是生命中的一份溫暖。
今年春節前,鄭州市民李剛在網上發了一個求助帖,說自己生病住院等待手術,無奈手頭拮據,手術費用仍未籌齊,希望網友吃飯時能光顧他家麵館,這樣他的妻子就能多賺一點錢。帖子發出後,眾網友立即群起響應,或遠或近,都紛紛趕至李剛家的麵館,演繹出一個“全城吃麵”的感人故事。
新華社發通稿報道了這件事,並評價說:“可以說,每一位食客,每一份麵都包含著真實的力量,一種中國力量,一種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