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的某個車間,還保存著融化1000和800的道具熔爐。
馬修在鋼鐵廠一棟樓的辦公室裏,見到了克裏斯-凱爾和聶博拉,將貝拉-安德森介紹給克裏斯-凱爾和他妻子之後,馬修讓聶博拉帶著去參觀一下這家專業化的射擊訓練公司。
貝拉-安德森將代表十三號工作室與克裏斯-凱爾談談他的自傳改編問題。
克裏斯-凱爾的自傳《美國狙擊手》已經完成,最快二月上旬就能出版上市,馬修自然想要電影改編權。
因為與馬修的合作,克裏斯-凱爾也傾向於將自傳的改編權交給馬修來運作,不過事情也不是那麼簡單,克裏斯-凱爾長期從軍缺乏足夠的社會經驗不假,卻不是傻瓜。
況且他還有個相當精明的老婆。
塔雅-凱爾有著不錯的商業頭腦,克裏斯-凱爾這間公司能開起來,她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克裏斯-凱爾打算出版自傳之後,她兼任了克裏斯-凱爾的經理人。
拿到自傳的版權,比馬預計的要複雜一點。
跟克裏斯-凱爾一樣,塔雅-凱爾也傾向於將《美國狙擊手》的版權優先出售給馬修的十三號工作室,但價錢要慢慢談,特別是要等自傳出版上市之後再正式開始談判。
生意就是生意,沒人是傻子。
或許克裏斯-凱爾還稍微有點迷糊,塔雅-凱爾這個精明的女人卻意識到,克裏斯-凱爾這段獨一無二的經曆是多麼的寶貴,最能體現寶貴的價值無疑就是金錢。
現在貝拉-安德森隻是初步與克裏斯-凱爾夫婦談談。
馬修開始時就試探過克裏斯-凱爾,從克裏斯-凱爾婉拒提前授權時就知道,這次談判也不會那麼輕鬆容易。
隻要排在談判的第一序列就足夠了。
用十幾二十萬美元就能買下一位超級狙擊手的自傳,在現代這個信息社會,幾乎不可能。
況且,克裏斯-凱爾去年就出名了。
克裏斯-凱爾的戰友,“紅翼行動”唯一幸存者馬庫斯-魯特埃勒在其去年出版上市的自傳《孤獨的幸存者》中,專門有段描寫克裏斯-凱爾傳奇的文章,隨著這部自傳大熱,克裏斯-凱爾的名字也從軍方走進了民間。
甚至,克裏斯-凱爾已經接受了電視台的幾次采訪。
隻要腦子沒問題,就不難看到,自傳出版配合適當的宣傳,銷量肯定不會差。
馬修有足夠的耐心,授權費對他來不是問題,而且克裏斯-凱爾和塔雅-凱爾夫婦實際上也傾向於與他合作,唯一有點麻煩的,就是塔雅-凱爾希望能拿到足夠豐厚的回報。
“克裏斯-凱爾和塔雅-凱爾提出了兩個條件。”
回去的車上,貝拉-安德森對馬修道,“一是要尋找大牌導演執導電影改編,二是要由你來出演克裏斯-凱爾。”
馬修拆開書的封皮,道,“這都不是問題。”他問道,“有談到版權轉讓費嗎?”
貝拉-安德森點點頭,“有談起,但塔雅-凱爾認為現階段談轉讓不合適,她要等自傳出版上市兩到三個月之後再談。”
馬修微微皺眉,道,“你盯著這事。”他對貝拉-安德森有足夠的信任,“一千萬美元以下的授權費不用向我請示。”
“我明白。”貝拉-安德森平靜的道,“我會盡快搞定凱爾夫婦。”
馬修翻開了手中書,這是《美國狙擊手》的樣書,克裏斯-凱爾專門送給他的,出版的自傳與樣書不會有區別。
趁著回去這段時間,他快速翻看了一下這本自傳,自傳想要變成成功的電影,其中很多地方都要進行適當的改編。
自傳最大的問題來自於克裏斯-凱爾本人,受限於個人立場和視角,自傳很多描述,特別是對於戰爭敵我雙方的描述,有些不適合電影。
比如,克裏斯-凱爾將他的狙擊目標描述成“野蠻、卑鄙的惡魔。”他寫道,“我隻希望我可以殺更多的惡魔。”他還寫道,“我喜歡我所做的,現在也是。如果情況不同——如果我的家人不需要我——我會馬上回來,我沒有謊或誇大這很有趣。我終生致力於作為一名海豹突擊隊成員。”
敵人可以是邪惡的,戰爭可以是正義的,但不管實情如何,類似這種戰爭片,主題一定要多多少少帶有反思。
這是好萊塢戰爭電影或者觀眾需要的政治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