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無比重視版權和契約的圈子,卻不重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版權契約,這在好萊塢也不算新鮮事。
另外,這部中還充滿驚悚和科幻元素。
這些也能為一部電影的改編提供賣點。
馬修看完手中的,確定這就是《饑餓遊戲》的原著之後,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改編電影。
更為重要的是,他從的後封麵上看到了,這本《饑餓遊戲》的出版日期008年9月14日。
也就是,這本正式麵世不過半個多月的時間,應該還沒有引起人的注意。
購買電影版權這種事,當然競爭者越少越好。
“這本的電影版權?”
使經紀公司的辦公室裏麵,海倫-赫爾曼看著手中的封麵,扶了下眼鏡,問道,“《饑餓遊戲》?作者蘇珊-柯林斯?我從來沒聽過這個名字。”
馬修不管這些,拉開椅子坐在辦公桌對麵,道,“我剛剛看了這本,與《暮光之城》一樣,典型的青春向類型,我覺得有一定改編的價值。”
聽到這話,海倫-赫爾曼沒有立即回應,反而打開翻了翻,又思考了一會,這才道,“青春類型的題材這兩年漸漸增多,但電影改編如何,現在還沒有相關的影片上映,誰也無法保證結果,我建議等《暮光之城》上映之後再做決定。”
這無疑是非常穩妥的策略,如果《暮光之城》這本披著其他類型外衣的典型青春改編成功,明這個類型確實有市場,否則根本沒必要在《饑餓遊戲》係列上麵浪費財力和時間。
但馬修不這麼看,現在《饑餓遊戲》上市時間很短,注意到的人很少,時間拖長的話,誰知道會不會蹦出其他競爭者?
“我覺得吧,等《暮光之城》上映,影片一旦大賣,可能會出現很多不可控因素。”馬修將自己的考慮大致了一遍,看到海倫-赫爾曼陷入思考,又道,“我來時專門給貝拉-安德森打了個電話,蘇珊-柯林斯是個新人作家,《饑餓遊戲》是她第一部出版的作品,版權費不可能很高,幾百萬美元我也賠得起。”
海倫-赫爾曼結束思考,道,“既然你拿定主意,那就做好了。”
坦白地講,十三號電影工作室購買電影版權就算她不同意也無關緊要,馬修之所以,一方麵是需要她出麵去談,另一方麵也是出於對她這個經紀人的尊重。
話回來,幾百萬美元對馬修真的不算什麼。
馬修也不跟海倫-赫爾曼客氣,直接道,“你負責去跟這部的作者和出版社接觸,爭取能在這個月拿下版權,這部明顯不是終結,如果是係列的話,爭取連續集版權或者優先購買權也拿下來。”
海倫-赫爾曼沒有話,隻是輕輕點了點頭。
“你的傭金的話……”馬修知道要讓人工作必須給報酬的道理,“參照《暮光之城》係列怎麼樣?”
“可以。”海倫-赫爾曼應了下來,“我這就讓人去做先期調查工作。”
馬修又了一句,“越快越好。”
海倫-赫爾曼的工作效率一向很高,《特種部隊》的開場大戰戲份剛剛拍完,她已經將收集到的先期資料傳到了馬修手裏。
事情並不像馬修想的那麼簡單。
蘇珊-柯林斯是個新人作者沒錯,卻不是斯蒂芬妮-梅爾那種寫作前對影視圈幾乎一無所知的家庭主婦,而是一名資深的兒童電視節目編劇,她為“尼科羅登”兒童台創作的《克拉麗莎都知道》及《謝爾比吳的神秘檔案》係列劇,曾經獲得過艾美獎提名。
換句話來,這是一位好萊塢的圈內人。
想要低價從這樣一個資深編劇手中拿到的電影版權並不容易。
還有,著名作家史蒂芬-金已經為這部寫過評語:在反麵烏托邦的故事之中,《饑餓遊戲》是佼佼者,故事節奏快速,始終充滿懸疑。作者是個文字高手,筆下絕無廢話,夾帶著令人愉悅的冷峻幽默。閱讀《饑餓遊戲》會讓人上癮,彷佛玩電玩;你明知那世界不是真實的,卻忍不住一再投下銅板。
這些都會成為蘇珊-柯林斯談判電影版權時的本錢。
當然,這些不會打消馬修拿下這個係列的決定,原定的策略不變,讓海倫-赫爾曼繼續與蘇珊-柯林斯和出版社接觸,爭取早日買到電影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