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除了刊登馬修的專訪,還如此報道。
“《我是傳奇》公映首日拿下票房480萬美元,影史排名第11位,也創下有史以來1月份北美票房的最高首映日紀錄,這也是吸血鬼類型電影中的最高首映日票房。《我是傳奇》勢如破竹的衝上了北美單日票房榜冠軍的寶座,這也是馬修-霍納從影以來最好的假日檔首映成績,該片再一次證明了馬修-霍納無與倫比的票房號召力。”
雅虎網站則在娛樂版的頭條上著重報道了另一方麵。
“《我是傳奇》好看嗎?在互聯網門戶網站上,《我是傳奇》媒體評分是‘A-’,觀眾打分是‘A’,媒體評論褒貶不一,多數是針對其營造的末日氣氛展開的爭論,在爛番茄網站收集的四十五篇影評上,《我是傳奇》的新鮮度為百分之六十一,在純商業影片中,這樣的成績不算差。IDB網站也給打出了85的高分,按照目前的態勢,《我是傳奇》最終北美票房有望突破億美元。”
《華盛頓郵報》在娛樂版上刊登出了這樣的標題:《我是傳奇》作為一部“科幻恐怖片”居然有幸在闔家歡樂的時節衝到這麼高,實在是駭人聽聞!
不過,《洛杉磯時報》上的一篇報道,或許可以作為最好的注解。
“在好萊塢如今活躍的演員當中,有資格稱得上‘我是傳奇’的人並不多,馬修-霍納無疑是名副其實的一個。盡管‘000萬美元+票房分紅’的巨額片酬讓不少片商對馬修-霍納望而卻步,但所有為他支付過高額報酬的片商無一不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所以,當科幻、驚悚、動作、魔幻、配音和劇情通殺的馬修-霍納再次成功時,隻統計票房數字是遠遠不夠的。《我是傳奇》這一役對整個行業的貢獻,特別是在編劇熱烈罷工、業界一片不安的今,實在意義重大。……什麼叫王巨星?這樣的才配!這種人不拿個000萬美元的片酬我都覺得虧,難道該把這錢交給華納兄弟去拍《貓女》或者交給索尼娛樂去拍《絕密飛行》嗎?對於馬修-霍納,不用提演技,票房號召力足以明一切。”
“到了演技,華納兄弟和《我是傳奇》的製作組,也應該感謝馬修-霍納以萬夫莫開的強勢氣魄和無以倫比的明星魅力鎮住了場,他在影片中貢獻了這個假日檔最棒的表演,奧斯卡將如何評判馬修-霍納在《我是傳奇》的精彩發揮也是吸引人的謎題。”
媒體大範圍的報道,能吸引到更多人關注馬修和《我是傳奇》這部影片。
到了周六,《我是傳奇》在影院當中熱度不減,排片率和上座率均傲視同期上映的影片,票房跟蹤器“媒體數字”總裁保羅-德加拉伯迪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又一次提到了馬修。
“為何《我是傳奇》的票房會這般高?因為馬修-霍納受到美國各個人種的喜歡,他不但受到白人的歡迎,在非裔美國人、拉丁裔美國人中也很受歡迎,甚至連亞裔都非常喜歡他。”
保羅-德加拉伯迪安對著電視鏡頭毫不吝嗇對於馬修的讚賞,“在好萊塢,通常用兩千萬俱樂部來作為衡量一線明星的標準,這些明星主演的電影也通常具有強大的號召力。不過,在製作成本越來越高的今,像湯姆-克魯斯、湯姆-漢克斯、哈裏森-福特、布萊德-皮特、茱麗婭-羅伯茨這些兩千萬俱樂部明星,近年來新作乏力,賣座能力也大不如前,隻有馬修-霍納,還是一如既往的物有所值。”
最後,他還談到了《我是傳奇》中空曠的城市,“難怪馬修-霍納會感到孤獨,因為地球上的其他人都到電影院裏去看他主演的電影了啊”
這些報道加在一起,形成了眾多的利好條件,讓很多原本不屬於馬修的影迷也紛紛進入影院,去購買《我是傳奇》的電影票。
還有,那些在贈送房產事件中路轉粉的人,也為影片的票房貢獻了相當大的份額。
不別的,按照海倫-赫爾曼告訴馬修的消息,好萊塢業內眾多專業的公關公司,已經將這一事件當做經典案例來研究。
周六過去,《我是傳奇》再收400萬美元,北美票房累計800萬美元,距離一億美元隻有一步之遙。
當然,誰也不會忽略,這部影片票房大賣的背後,華納兄弟也是關鍵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