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謀臣武將層出不窮,碰撞出堪稱史上最絢爛的火花。
劉德自從來到這個年代之後,就知道自己會遇到一個個的牛人,但卻絕對想不到,從醒來開始就一直活躍在眼前的崔均,這個不靠譜的崔均,竟然會是崔州平。
崔州平在曆史中不算牛掰,但他未來有個牛掰的名號,叫做諸葛四友之一,論才能,也是頂級的,可劉德左看右看,也沒有能夠看出崔均有那等能耐。
“劉兄,我不過是取了個表字而已,難道又招你惹你了?”崔均有些欲哭無淚,至於嘛。
劉德也知道自己反應過激了,心中暗自檢討,看來心性還有待提升,否則以後再見到那些大牛小牛,豈不是要失態。
“崔兄莫怪,一時激動,你這表字,取的好啊。”劉德讚歎著,眼神卻是冒著光。
以前怎麼就沒發現這崔均有什麼能耐呢?
“劉兄,這眼神有點可怕,我還是改日再來。”崔均心中不安,始終想不明白自己有什麼值得劉德惦記的。
“咳咳,崔兄,你不是說催伯父要給你鋪路嗎,我覺得你應該答應下來,該讀的書我相信你早已經讀過,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死讀書是沒用的,唯有實踐才能出真知,此時你入仕,正是時候。”
劉德腦海中不斷的浮現崔州平這個人物的曆史資料,發現這崔均還真不是一般人,仕途曾一度很順利,而其中,就有他所希望的。
“哦,劉兄,你這話倒是有意思,隻是我自感才能不足……”崔均有些意外的看著劉德,正說住,卻見劉德麵帶微笑,忽然間反應過來。
“罷了,或許真的如你所說,真正去做過之後,才知道是否能做好,劉兄雖然比我年少,但道理竟然比我懂得通透,謝過劉兄開導。”崔均拿下主意,也是欣喜。
實際上他也有所意動,太學就學雖然還能積累底蘊,但如今劉德已經不在太學,陳高因為祖父陳耽之事無心向學,劉坦則是已經被打發回了老家,一邊打理家族生意一邊就學潁川書院,眾多好友就剩下一個王景了,太學待下去也沒有多大意思。
“崔兄,你其實不用妄自菲薄,早點入仕,對你有好處,如今時局你也清楚,我有一點建議,不知道崔兄聽是不聽。”劉德想了想,到底還是說道。
崔均眼神一亮,“劉兄你目光如炬,我自然是要聽的。”
“若我是你,就走軍中路線,雖然武職被文臣鄙夷,但此一時彼一時,以催伯父之能耐,應該能為你鋪路,且這是對你來說,阻礙最小的一條路。”
崔均有些意外,有漢以來,文武相輕的現象很嚴重,尤其是現在,武將幾乎在朝中沒有多大的地位,哪怕是那些將軍,也未必被人看中,卻不想劉德竟然讓他謀取武職而不是官職。
這裏麵的區別,大了去了。
“劉兄的建議,我會細細思量,隻是以後怕是沒有太多時間和你相聚,劉兄若是有事,可去崔家找我。”崔均深深的看了劉德一眼,告辭離去。
劉德站在門口,傻樂了一會,這崔州平,還真是出現的意外,不過細細想來,不過是他沒有想到而已,崔均的老子崔烈,也算是有名之人,可惜被靈帝給坑了。
送走崔均,劉德慢慢平靜下來,崔州平的出現隻能說是驚喜,還不足以影響他,隻是這大漢,卻是越來越有趣了。
劉德閉門讀書習武,轉眼一個月就過去,這期間朝中發生不少事情,但和劉德無關,劉宏雖然待他親厚,但卻也隻是閑暇之時才找他敘敘舊聊聊天什麼的。
有鴻都門學的前車之鑒,劉德可不敢再隨意開口,隻是說些有趣的段子給劉宏解解悶,真心不敢插手朝中的任何事情,免得被人惦記。
如此韜光養晦之下,劉德在蔡邕的教導下學識厚積薄發,這點在五子談經之時,更能顯現,讓顧雍等人壓力甚大。
武藝方麵,劉德養氣已經小有成就,氣感越來越強,離修煉出真氣已經不遠,這自然是多得太極拳這般內家拳法的幫助,以至於史阿都為之嫉妒,心服口服的向劉德請教。
這讓劉德很是得意,真傳了史阿一些口訣和要點,史阿本是練氣大成鋒芒畢露,在修煉了太極拳後,竟然鋒芒盡斂,讓王越都意外不已,言及史阿突破煉氣成罡,已經不遠。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品商行在範明的經營之下,成就喜人,十二州代理已經將郡、縣代理鋪了下去,一品商行的第一筆進賬就是數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