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朗索瓦父子帶的這批部落武力大約有5000多人,各個都是各部族抽調出來的最英勇的勇士,這些人隻是傳統的部落騎兵,其在戰場上的真實武力或許馬忠王得功他們都不會放在眼裏,但是這群人的陣營的選擇對現在的戰局同樣很關鍵。
這群人力量很,雙方都不會放在眼裏,但是如果能夠加入戰場上的某一方,帶來的力量對比的轉變可就是足以改變戰局了。
而且對於竺一方來,這群人的加入更是意義非凡,這意味著從此以後,己方真正掌握了這方土地。
當然,對方之所以這麼選擇,歸根結底還是根據前一段時間戰場上王得功等人強大的表現。這一戰眼看著竺人即將占據絕對的上風,這時候,作為他們這樣的地方上的騎牆者已經是由不得他們繼續下去了。
他們必須做出選擇。
這時候,王得功在前線,正要展開戰鬥,接到斥候兵的傳信,
“什麼?他們來了!”
作為西線阿勒頗一線的戰事指揮官,他是知道弗朗索瓦他們這一批終日喜歡遊蕩在戈壁上的當地的部族武力的,前一段時間的戰鬥,這些人雖然作為敘利亞大區治下的領民,但卻絲毫沒有接受前線指揮的意思。
初開始時他王得功還有些暴躁,但在後麵他了解了當地一直以來的情形之後,才明白,這種情況已經在當地持續了數百年,幾乎整個伊爾汗國時代,這裏一直都是如此,所謂蒙古人的行政也僅止於當這些部落民進入城市交易時收取交易稅而已。
蒙古人的治理一直就是這麼粗放,這也是整個伊爾汗國看似強大,實則外強中幹的原因。
否則,如果讓他們真正能夠強大起來,發揮出他們領土內所有部族真正的力量,竺恐怕早就在兩大汗國的夾擊下完蛋了,也不可能有現在反守為攻的機會。
這就是草原文明真正虛弱的原因了,行政力和組織力的缺乏是部落文明永遠的痛,也許某個時期一個強力英雄的崛起可以讓他們在短時間內爆發出可怕的力量,但是驟起爆發之後就是沉寂,他們的文明導致了他們永遠不可能擁有真正厚積薄發的底蘊。
這些部落民的加入,讓王得功在當前這一戰瞬間擁有了更多的籌碼,現在拜占庭希拉克略兵團就要麵對這次截擊了。
嗬嗬,原本他對這次戰鬥沒有太多的期許,畢竟他手上隻有兩個團的精兵,那麼現在,可就不同了。
…………………………………………………
希拉克略兵團正在烈日下行軍,雖然時候已近冬日,但是此地瀕臨赤道,即使是現在氣也相當炎熱。
烈日下,拜占庭士兵們有氣無力的行走著,在茫茫戈壁上拉出了一個長長的足有十餘裏長的隊形。
這些日,希拉克略兵團下麵一路的折損越來越多了,雖然沒有太多的戰事,但是他的身後兩側一直有著數支規模騎軍像是餓狼一樣尾隨著他,兵力不算多,總共加起來也隻有一千多騎,但是這給希拉克略兵團的大軍西撤帶來了致命的減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