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審題方法指津

龍門一躍

作者:程立海

話題作文相對來說具有一定的寬泛性,但在審題立意時並不可以隨心所欲,信馬由韁,考生必須認真地仔細審題。

一、利用“素材”法

話題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語+話題+要求”構成,其中的材料引出話題,“提示語”是對審題、立意的範圍作限製,“話題”則是審題立意的核心和源泉,“要求”是考生寫作時應重視的事項及寫作的要求。話題作文被定型為“三自”模式,即立意自定,文體自選,標題自擬,所以,利用好所給“素材”是話題作文審題的關鍵一環。

如:小蘭和媽媽都喜歡小鳥。她們第一次養鳥,媽媽忙女兒貪玩,沒幾天小鳥就餓死了;第二次養鳥,母女倆好好照顧小鳥,養了一個月,小鳥長得很好,可朋友說你們殘忍地剝奪了小鳥自由唱歌自由飛翔的權利,母女倆很不舍地將小鳥放飛了;第三次親密接觸小鳥是因為收到一封放生活動的邀請函,信中說放生活動既環保又慈善,母女倆買了兩對小鳥興高采烈地去參加了放生活動。請以“我和小鳥”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這其中的“我和小鳥”的關係,通過一段“素材”說得非常明白:人與鳥類(動物、自然界)應該友好、和諧地相處,據此審題、立意,一定是符合要求的。

二、添加“元素”法

因為話題作文的寫作內涵與外延非常寬泛,因此,寫起來比較困難,考生有時不知道如何下手。比如以“心”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心”的範疇實在是太大了。那麼對於在考場上時間非常有限的考生來說,怎樣才能夠很快地找到有效的切入點,從而快速審題、擬題呢?考生可以采取添加“元素”、化大為小的辦法。具體來說,可以在所給話題的前、後或中間,通過添加修飾、限製性的詞語或短語,將話題範圍縮小,進而達到縮小寫作對象的目的。考生可以根據所給話題,擬出可以出現所給話題字眼的題目,也可以不出現所給話題字眼但蘊涵其意義的題目來。這樣,審題就容易得多。在寫“心”這個話題作文時,考生就可以運用上述方法進行化大為小,擬題為“我們的愛心”“寬容的心”“感恩的心”等。

三、補上“缺位”法

這種方法主要用於審帶有引喻性和象征性意義的題目。如果作文題出的是一個比喻的喻體,寫作時就要補上它的本體來寫;如果題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寫作時就要補上被象征的事物來寫。簡言之,題目是喻體,寫的就是它的本體;題目是象征性事物,寫的就是被象征的事物。如以“溫馨”為話題寫作,“溫馨”是喻體,本體可以是父母、師長、朋友的一句嗬護的、鼓勵的、讚揚的話,更可以是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