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社會文化(二)(1 / 3)

271.賈梅士與澳門有何關係?

答:賈梅士(1524~1580年)是葡萄牙傑出的詩人,文學家。他才思敏捷、憤世疾俗,曾到非洲從軍,到印度服兵役,後到澳門。

在澳門,賈梅士完成了他的史詩《葡國魂》。這部構思於印度,寫作於澳門的《葡國魂》分10章,1102節,8000多行。此外賈梅士還有不少詩集、雜文集和劇作。

1849年,葡人馬葵士為賈梅士塑像。

後來,葡人在澳門建立賈梅士博物館。經不斷充實,賈梅士博物館成為收藏、陳設藝術瑰寶的殿堂,有價值珍貴的文物、藝術品1000多件。其數百件石灣陶器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珍品,明代中晚期的“祖唐居”綠釉掛壁、一對“和合二仙”,3個200多年前的名貴大花瓶都是極為珍貴的文物。

272.容閎與澳門有何關係?

答:1831年,基督教新教、德國籍傳教士郭實臘抵達澳門。他會說流利的中國話。他的妻子、英國籍的溫施娣在自己寓所裏創辦了一所女塾。1834年在馬禮遜教育會的資助下,該女塾增設男塾。

1839年,美國傳教士布朗,在溫施娣女塾、男塾基礎上辦起了中國近代第一座西式學校——馬禮遜學堂。容閎在這所學校裏學習漢語、英語、算術、幾何、物理、化學、生理、地理、音樂等課程。1847年,容閎等在布朗幫助下入馬薩諸塞州的芒鬆學校讀高中,畢業後考取美國耶魯大學。1853年容閎作為中國第一個留美大學畢業生回國,在上海開辦工廠,成為近代改良思想家,民族工業的先驅。

273.冼星海與澳門有什麼關係?

答:澳門是冼星海的故鄉。1905年,冼星海出生在澳門一個貧苦漁民的家裏。從小母親教給他南海漁歌,培養他熱愛生活、正義、抗爭的精神。

少年時代,胸懷大誌的冼星海北上求學,以後出國留學。無論到哪裏,都無法改變他對祖國的關愛眷戀之情。在抗日烽火連天的年代,冼星海創作了大量愛國音樂詩篇。一首《黃河大合唱》,氣勢磅礴,凝聚了中華民族的靈魂,唱出了時代最強音,激勵了多少炎黃子孫。

274.《澳門紀略》的作者是誰?這部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澳門紀略》的作者是印光任和張汝霖。

《澳門紀略》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成書,是澳門第一部方誌,也是我國古代方誌中唯一一部專門記載澳門的著作。

作者印光任和張汝霖先後出任澳門海防軍民同知。

《澳門紀略》全書分為上下兩卷三篇,上卷包括形勢篇、官守篇兩篇,下卷為澳蕃篇。

形勢篇記載了澳門地形地貌、山海名勝和氣候狀況等;官守篇記述了澳門曆代曆史演變進程;澳蕃篇專門記載葡萄牙人的風土人情、習俗穿著、船炮技藝、語言文字等,內容翔實,有很珍貴的史學價值。

275.瑞典史學家龍思泰在他的哪部著作中作出了澳門是中國領土的明確結論?

答:這部著作名為《葡萄牙在華居留地史綱》,中文本譯名為《早期澳門史》。龍思泰生於1759年,曾任瑞典東印度公司駐廣州的商務監督,後移居澳門,創辦貿易公司,1820年被委任為瑞典駐澳門總領事,直至去世。龍思泰居澳20餘年,期間他專心研究澳門曆史,寫就《早期澳門史》這部名著。書中他使用了大量現已不易見到甚至失傳的原始葡文檔案和私人函件,經過研究和考證,他指出,葡萄牙人盡管入據澳門三個世紀,但從未獲得澳門的主權這一事實,並最終得出“澳門是中國領土”這一重要結論。

276.澳門最大的博物館是哪家?它建成於哪一年?有何特色?

答:澳門最大的博物館是澳門博物館,它建成於1998年4月。

澳門博物館位於大炮台,總造價1.3億元,總麵積2800平方米,館內設備先進,現代化的聲、光、電技術裝點了大廳,在觀眾視覺、聽覺的雙重作用下,3000件展品異彩紛呈。

澳門博物館是澳門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綜合博物館,內容包括4個方麵:①序幕,古代澳門、16世紀歐洲人東來史況;②澳門史前至17世紀曆史,澳門成為國際貿易轉口港之作用;③澳門社會文化、市井生活、節慶假日、經濟行業;④當代澳門、展示未來等。

277.澳門與航海有關的博物館是哪家?有何特色?

答:澳門與航海有關的博物館是海事博物館。

海事博物館位於媽閣廟前地,1990年建成,包括三層樓和地下展廳。

海事博物館全麵展示了澳門、葡萄牙和中國在航海方麵的曆史。介紹澳門漁民傳統捕魚生活和天後故事的“漁民天地”在地下展廳;葡國傳統船隻艦艇模型在一層展廳;二層展廳主要展示“海上貿易”,包括葡萄牙人東來、東西方航海曆史等;三層展品是與航海技術和交通工具有關的內容。此外還有水族館。

展館右方航海啟錨的人物群雕栩栩如生,更使人感受到澳門航海事業的曆史和今天之發展。

278.澳門與飲酒有關的博物館是哪家?有何特色?

答:澳門與飲酒有關的博物館是葡萄酒博物館。

葡萄酒博物館位於旅遊活動中心,1995年落成,總麵積為1400平方米。

葡萄酒博物館共有三部分內容:①釀酒曆史;②酒類收藏;③酒類陳列。

這裏有184年前生產的“馬德拉酒”,有1050多種各類葡萄酒;參觀者還可以品嚐到50種新釀葡萄酒,其中有10種是每周更換的新品牌。

該館展出大量各種酒類圖片、工具器皿、彩繪瓷磚,展示出製造葡萄酒的過程及各種相關的知識。

279.澳門與住宅有關的博物館是哪家?有何特色?

答:澳門與住宅有關的博物館是住宅式博物館。

住宅式博物館位於氹仔島,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建築風格。

博物館內家具充分表現了澳門地區中葡兩種不同文化的交融,顯示了當時土生葡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

280.八角亭圖書館是誰辦的?建於哪一年?

答:1948年,南灣公園八角亭由何賢先生捐送給澳門中華總商會,中華總商會將其辟為圖書閱覽室,亦稱八角亭圖書館。

自1948年開館至今,八角亭圖書館已有藏書近3萬冊,報刊90餘種,主要是中文書刊,有具有曆史價值的早期《澳門日報》、《華僑報》合訂本。其藏書規模在澳門圖書館中已是數一數二了。

281.澳門最大的圖書館是哪家?其藏書規模如何?

答:澳門最大的圖書館是中央圖書館。

澳門中央圖書館建於1895年,位於荷蘭園正街。藏書12萬冊。主要是澳門資料、葡萄牙在遠東的曆史文獻等。中央圖書館內設微縮攝影室、資料室。為滿足居民文化和信息的需要,中央圖書館逐步開展各類技術和文化項目的交流活動,不斷注入活力。

282.澳門曆史最悠久的戲院是哪一家?

答:澳門曆史最悠久的戲院是清平戲院。

清平戲院經過5年的工期,於1875年竣工。該戲院位於深巷仔街,由富豪王祿建造。

清平戲院也是粵港澳最早建成的粵劇戲院,那時由廣州聘來粵劇戲班在這裏演出。紅線女、任劍輝等很多著名粵劇藝術家都曾在這裏登台獻藝。

283.澳門最早的電影院是哪一家?

答:澳門最早的電影院是建於1911年的域多利電影院。最初地址在監牢斜巷(後改名為東方斜巷)內,1921年在新馬路中段興修新院,建築風格新穎獨特,是當時澳門的著名建築。該院設備先進,以上演歐美影片為主。五六十年代是該院最興旺時期,70年代後漸現衰勢,1973年拆建為大豐銀行大廈。

284.澳門共有多少間公共圖書館?其中創辦時間最長的是哪一間?

以人名命名的有哪幾間?

答:澳門目前共有14間公共圖書館。其中創辦時間最長的是市政廳圖書館,它創辦於1656年,館藏圖書約3萬冊。以人名命名的有兩間,分別是何東圖書館和高德華主教紀念圖書館。

285.澳門是哪一年開始發行郵票的?澳門郵票有什麼特點?

答:澳門是從1884年3月1日起開始發行郵票的。發行的第一套郵票共9枚,以葡國國王的皇冠為圖案,因此又被稱為“皇冠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