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在的澳門由幾部分組成?
答:現在的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三部分組成。
2.澳門的地理位置是怎樣的?
答:澳門位於我國南海之濱,珠江出海口西岸,東經113°34′47″至113°35′20″,北緯22°06′40″至22°13′01″,與香港、廣州形成鼎足之勢。
3.澳門北部陸界長度是多少?
答:澳門半島北麵以關閘為界,有一條狹長地帶同廣東省珠海市拱北接壤,邊界長240米。
4.澳門距香港、廣州的直線距離是多少公裏?
答:澳門距香港的直線距離是61公裏,距廣州的直線距離約105公裏。
5.澳門的麵積有多大?
答:澳門的麵積23.5平方公裏。其中澳門半島的麵積9.1平方公裏,氹仔島的麵積6.
33平方公裏,路環島的麵積8.07平方公裏。
6.澳門半島分為幾個區?
答:澳門半島分為五個區,各以該區內的主要教堂命名,即花王堂區(聖安多尼堂區)、望德堂區、風順堂區(對老楞佐堂區)、大堂區和花地瑪堂區。
7.澳門地名的由來有幾種說法?
答:關於澳門的得名,據屈大均的《廣東新語》一書,共有兩種說法:“其曰澳門,則以澳南有四山離立,海水縱橫貫其中,成十字,曰十字門,故合稱澳門。或曰澳有南台、北台,兩山相對如門雲。”
8.葡人為何稱澳門為Macau?
答:關於葡人為何稱澳門為Macau,眾說紛紜。
一說葡萄牙人初到澳門時在今媽閣廟海濱停泊,詢問當地居民,知其名為娘媽角,誤以為是澳門的名稱。
另一種說法是它因澳門東北角海邊的馬蛟石而得名。
9.澳門有哪些別名?
答:澳門又名濠鏡,或稱濠江。
10.澳門為何又稱濠鏡?
答:濠鏡,本為蠔鏡,是澳門的古名。因為澳門半島東、西兩側各有環形海灣,風平浪靜的月夜,海水泛著銀光,平滑如鏡,故有詩句“月出濠開鏡”之稱,因之名濠鏡。另有一解釋,澳門及其附近盛產牡蠣(廣州話叫做蠔),其殼的內壁平滑光亮如鏡,人稱蠔鏡,以名產稱地名。至於“蠔”為何寫成“濠”?那是後來的文人墨客以為蟲字旁的不雅,而在文章詩句中把字改成濠字之故,遂流傳至今。
濠鏡從前也稱濠鏡澳(蠔鏡澳)的。《廣東新語》說:“凡番船停泊,必以海濱之灣環者為澳。澳者,舶口也。”
11.氹仔島和路環島各有哪些別名?
答:氹仔島又叫雞頸、龍頭灣、潭仔。路環島又稱九澳山、九澳、過路環、路灣、鹽灶灣。
12.澳門的地質結構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