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古井密室(3 / 3)

石門內的空間更大,而且裏麵還有各種各樣的石質陳設,雖然這些陳設的表麵都布滿了泥灰,但是我也能猜到這裏曾經有人住過,並且這裏還是一處秘密的所在。

當初紀本祿和三木論道,旁人根本不允許在左右,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們都在談論些什麼。

而此處如此的隱蔽,會不會就是當初紀本祿和三木論道的地方呢?如果是的話,那麼這裏肯定就有曆史留下的線索。

逐漸摸索前進,更多的發現也被我看在眼中,這間密室裏的石桌上確實留有馬燈和筆墨紙張,隻不過因為時間過去的太久而生鏽腐爛,因此我隻能知道這裏曾經有人待過,卻不知道究竟是不是紀本祿和三木論道的所在。

此處荒廢了最少也有近百年,而且這個時間也和當初紀家出事的時間大致相符,因為我在密室裏基本沒有什麼發現,所以我的目標才又轉向了繼續尋找出路,而且我認為這樣一處之前經常有人來的地方必定有暗道和外麵相通,要不然的話每次進來的時候都要從水井下來就太費勁了。

循著密室的牆壁摸索了下去,不久我也發現牆壁上留有燈池火盆的構設,並且火盆裏的燃料還被灰土所覆蓋,捅破了薄薄的灰土之後我也聞到了一股柴油的味道,隻不過味道稍縱即逝,估計想要點燃是不可能的了。

我伸手扶著火盆想繼續前行,冷不丁的我就摸到了一個類似是火柴盒一樣的東西,拿起來仔細辨別了一下才發現,這個東西其實並不是火柴盒,而是兩塊由潮濕的灰土黏在一起的火石。

一手拿了一塊相互磕碰了一下,啪啪的火星也飛濺的到處都是,我發現這個火石要比民間傳說裏的好用的多,所以就小心的揣進了兜裏,方便接下來看東西的時候用,同時我還摸著牆找到了其他的火盆,並且還找到了更多這樣的火石。

一邊在清理火石上泥灰,我一邊還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紀本祿的年代是在民國中期,那個時候國內已經有電燈和發電機之類的高科技了,可為什麼這裏依然會用這麼古老的照明物件呢?難道說是為了保持原貌?還是說這裏有另外的什麼禁忌?

確實是這樣,密室裏的陳設就是證明,這裏沒有近現代的木質桌椅板凳,清一色的全是非常沉重的石質家具,這些老土的東西和當時的科技文化格格不入,按說思想超前的紀本祿是不會留著這些古舊的東西的。

可現實的情況卻是這樣,古舊的東西一樣都沒扔掉,所以我猜測要不就是紀本祿這個人很念舊,要不就是這裏的每一樣東西都非常的重要。

石質的東西通常都很笨重,想要移動這些東西就必須用到巧勁,也就是機關之類的特殊手段。

在鬼木堂的時候我就見到過花老是怎麼去尋找和揣摩機關所在的,所以這個時候我也挨個在石桌以及其他固定陳設上摸索,希望能發現什麼機關。

可一直摸了半天,除了手上多了更多的灰土以外,我根本就沒發現任何的機關存在,心裏頓時有些悵然,索性就一屁股坐在了石桌前的石椅上。

不過這一坐可不要緊,還沒等我的屁股碰到冰冷的石椅,我忽然就發覺自己碰到了一個軟軟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