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往下看,我看到紀九爺說了這樣一番話,他說不外乎是道門中的人所為,不過他感覺道門中的人充其量隻是些跑龍套的,能在短時間內召集這麼多的高手這麼大的陣勢來圍堵三司的人,這個陰謀家的號召力究竟是有多大?
姑且先不管這個人究竟是誰,單說要根除三司的目的,除了是跟三司有仇的人以外,其他的江湖勢力肯定不會吃飽了撐的來找三司的麻煩,那麼究竟是誰或者是哪方勢力和三司有仇呢?
就算是滅了三司的主事兒,新的主事兒不久就會誕生,這麼做完全是徒勞,而且三司係統規模很大,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公然挑釁傳說中的禦用說書人,難道就不怕他們奮起反抗嗎?可別忘了這些人平日裏都是幹什麼的,說他們是邪術之最也是可以的。
所以紀九爺最後歸納總計出了這樣一句話,他說武陵事件其實是一場內訌,不從內部瓦解三司的話,外人在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打垮有著悠久曆史傳承的禦用說書人,所以禦用說書人內部需要整頓,而紀九爺後來也確實是這麼去做的。
不管怎麼說,這個紀九爺也是為了禦用說書人的前程去著想,他另起爐灶其實也是迫不得已,畢竟薑還是老的辣,有些冥頑不化的老家夥他也不想更不敢去得罪。
不過在武陵事件之後,三司的主事兒全部身亡,三司內部徹底沒了秩序,一時間紛紛宣布脫離,更有甚者幹起了非法的勾當。
而為了平定這個混亂的局麵,紀九爺想出了一個極端的辦法,他利用天屍經收走了三司主事兒的魂魄,放到了其他人身上來借屍還魂,而為防止其他人看出其破綻,他還用屍皮麵具法重塑了三個人的形象,雖說這樣的三個人並沒有原來的本人那麼厲害,但是也確實起到了穩定人心的作用,於是乎事情就回到了一開始發生的那一刻,換句話說就是宗祠裏的爺爺花滿堂根本就不是我的爺爺,不過他老人家確實是看著我長大的。
如果不是看到這本筆記本,估計到現在我都不會明白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兒,而看到這裏之後我才終於明白老鬼為什麼和爺爺針鋒相對,因為這是新舊勢力的對抗,老一輩的稗官是絕對不會坐視自己被取代或者滅亡的。
不過疑點又出現了,當初在武陵召集三司大會的不也是老一輩的人嗎?難道他們就那麼願意臣服九爺嗎?武陵三司被伏擊是否就是他們其中的某個人策劃出來的一場鬧劇呢?如果是鬧劇,那未免也太真實太得不償失了。
武陵三司大會之後,地仙堂霸主的位置就無人能撼動了,紀九爺一方麵在調度海市大銀號和法器局花家的黃金交易,另一方麵也依舊在打壓那些不願意臣服的老家夥,當然他還在時時處處在提防那些牛鼻子,而相比之下那些牛鼻子比禦用說書人的那些老家夥們更危險。
三十多年的時間裏,青城始終沒有放棄尋找丟失的天屍經生簿,可無奈的是他們根本就摸不著紀九爺的行蹤,無數次被他逃脫,一時間老牛鼻子也都急的焦頭爛額,沒辦法才選擇了派人滲透。
其實從紀九爺創立地仙堂開始,青城的老牛鼻子們就已經開始策劃滲透了,而且內鬼這類人是防不勝防的,一個半個的還好說,成百上千的話就不好對付了。
紀九爺一直在為這件事兒苦惱,他也想盡了一切辦法來杜絕這種情況的出現,但是收效卻並不明顯,而且內鬼的數量還在與日俱增,於是到了後來他但凡是找出一個內鬼,就會動用非常殘酷的刑罰來處置他們,人彘和血葵附體就是最具表現的打壓手段。
不過因為他發動了鏟除內鬼的大清洗,這也讓很多的部下惶惶不可終日,冤假錯案層出不窮,沒過多久他的地位就開始動搖了,而且下麵的人居然還有了想搬倒他的想法。
這種現象從地仙堂剛一創立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包括後來的武陵三司大會也都在其中,這也是筆記本裏提到的第二件大事兒。
紀九爺還親口承認,幾十年的時間裏他一共找出了將近三十個內鬼,而且這三十個內鬼還都是地仙堂有頭有臉的人物,我認識的老鬼花滿軍就是其中之一,所以老鬼被施以了人彘酷刑也就順理成章了。
不過紀九爺犯了個大錯誤,他秉承了攘外必先安內的做法,所以地仙堂從一開始就在麵對內憂外患,因此上沒落也是早晚的事兒,到最後他想要挽救都有些來不及了。
不過那個女店主在這個時候也給了他一些好的建議,她的建議在一段時間內也確實讓複雜的情況有了些好轉,不過好景不長,女店主的建議到最後也釀成了地仙堂徹底土崩瓦解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