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古琴(1 / 2)

沒有人願意領養娑娜。

娑娜已經受夠了那些同齡人的白眼,但她並不能改變什麼,甚至連辯解都做不到。他是一個啞女,再漂亮不會又說有什麼用?沒有人願意接受一個啞巴在自己的家裏,更何況娑娜是一個那樣沉默安靜的女孩子。在人們幫助一個人的時候,很大程度上都希望受助人能夠將他們的所謂善良等等傳揚出去,為了名利而做出的一些交換。但是娑娜是一個啞巴,她不會說話,她不能將他們的期望達成,因此沒有人願意接受她。

娑娜隻能孤零零一個人待在某個角落,偷偷地流淚。她已經不再抱怨,也不敢在懷有希望。希望越高,失望越大,在絕望的時候越是痛苦,難以自拔,不可名狀。

你要知道每一次的期望換來的都是無視與冷漠,那種痛徹心扉是怎樣的銘刻心骨。娑娜體會到了,而且不止一次。

她絕望了,放棄了。她開始認識到沒有人領養她,沒有人願意接受她。她隻能待在孤兒院,和那些她所討厭的人一起生活,一起成長。年幼的她沒有選擇,在危及生命的情況下,心中無論多麼美好的希望都得為生存讓步,更何況這個希望是出發於自身,是為了讓自己過得美好。生命都沒了,一切希望都是雲煙,盡管現在希望也和雲煙一樣。但她還是得活下去,他在這個世界上還不滿十年,她的心是身體是青春的,她的眼界是青春的,她的心更是青春的。世界那麼大,那麼美好,她要去看看。

娑娜還是待在孤兒院,沒有人領養她,於是孤兒院不得不將她養大成人。而且他們不僅要將娑娜養大,還要為娑娜以後的生活做打算,她是一個啞女,她理應得到幫助。但是孤兒院的護工與老師並沒有足夠的金錢,他們的金錢僅夠他們自己的生活,根本拿不出來。在沒辦法的情況下,護工和老師們想了一個辦法。

他們都知道娑娜身邊有一張奇怪的古琴,那張古琴被放在一個精美的琴匣裏,據說這個琴匣裏麵裝著的是一件極其珍貴的寶物,當是娑娜被抱回孤兒院時,她就躺在那個琴匣裏,睜著大眼睛,不哭不鬧,可愛非常。

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將主意打到那張古琴身上,他們決定將這張古琴賣給一個收藏家,這樣得來的錢就能為娑娜成立一個信托基金了。這樣娑娜就不會為以後的生計而發愁,她也不會因為是一個啞女而沒有生活下去的資本。在他們和娑娜說了並征得娑娜的同意之後,他們聯係了一個古玩收藏家。

那是艾歐尼亞有名的古玩收藏家,他有著屬於他的傳奇故事,他收藏的物品無一沒有炒到天價,有價無市,價值連城,傳說中他從沒有走過眼,任何寶物都逃不過雙眼。

護工們取出了那個精美的琴匣,放在了收藏家的麵前。

那個收藏家先是看了看琴匣,然後用手在上麵摸了一下,仔細的感受著其紋理。

“這個匣子應該是由瘟疫叢林中一種珍貴的木料製成,上麵雕刻是一種古老的符文,內容像是在是美音樂之神繆斯。光是這個琴匣就是一件不錯的古物了,價值三千金幣以上。”

收藏家打開了琴匣,引入眼簾的是一張奇怪的古琴。仿佛不是此世界之物,反而像是屬於神的樂器。

琴的樣式古怪,由一種不知名的神木木斬成,木質鬆黃,配以蚌徽。白玉製琴軫、雁足,刻工精美。嶽山焦尾等均為紫檀心製,工藝規整。琴身髹朱紅色漆,鹿角灰胎,沒有修補痕跡。琴身通體以小蛇腹斷紋為主,偶間小牛毛斷紋。琴底之斷紋隱起如虯,均起劍鋒,突顯比琴麵渾古。琴身頸腰之麵底等均作了一些特殊處理。龍池為圓形,鳳沼作細長之橢圓形,以漆作賠格。琴麵以微隆起之勢成納音。琴的背池上陰刻這兩個不知名的字體,不是瓦羅蘭任何一種廣為熟知的字體,許多人從沒有見過這種字體。這琴的龍池上麵還刻著四個相同樣式的字體,但還是沒有人能夠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