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沿襲地
義烏原來很窮,農業自然條件不好,很多農民隻好外出經商,搖撥浪鼓賣糖。當時,在當地老百姓生存都困難的情況下,在很多地方都在驅趕“馬路市場”的時候,義烏接納了他們使之能生存下來。今天的義烏是波浪鼓裏搖出來的,義烏人敢為天下先。
上世紀80年代初,義烏在全國率先放寬個體戶工商登記,允許農民經商,允許開放城鄉市場。放開手腳經商的農民如魚得水,紛紛加入經商隊伍。這期間,部分經營戶通過經商初步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買進機器辦起加工廠,形成了“前店後廠”工商一體的家庭經營模式。
城市發展迅速,市場一經形成,流通量大了之後,商人們就蜂擁而至。一時間,金華、永康等地方的小商品都集中到了義烏,義烏市場逐漸強大,最終形成了一個集散中心,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赫赫有名。
現在義烏的小商品聞名海內外,從針頭兒線腦兒、鞋帶兒、紐扣兒、拉鎖兒、牙簽兒到精致的禮品、精美的飾物;從鞋襪、圍巾、帽子、服裝到毛紡織品;從各種玩具、打火機到電視機、紅木家具、各種五金工具、和電子產品。凡是日用百貨中人們能想到的,沒有這兒不賣的。
現在,用小商品來定義義烏的商品範圍已經不全麵了,應該說,在義烏能夠以低價位買到所有生活、生產用的商品。由於義烏的價格便宜,所以人們寧可用“小商品”作為義烏經營所有商品的總稱。
義烏人的生意經
有一位批發商在中國小商品城日用品市場賣的是比針頭線腦還微不足道的牙簽。在這寸土寸金的市場中賣牙簽也能賺錢?攤主的回答令人驚歎:別看這個隻有立錐之地的小櫃台,每年銷售牙簽幾百上千噸,而每銷售10噸牙簽,也就是1億根左右,按100根毛利1分錢計算,可獲利1萬元,這就是義烏式經濟。
做小生意賺大錢,這是義烏商人最成功的“生意經”。憑借這種經營策略,這個上個世紀80年代初靠走南闖北的個體戶帶動起來的集貿市場,如今容納了3.5萬個經營戶。同類同品牌同質量的商品,這裏的批零價僅為一般商場零售價格的1/3,甚至更低,義烏的商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尋求“無競爭空間”。
在所有環節上千方百計降低成本,並且靠良好的信譽吸引“回頭客”, 在競爭激烈的商戰中讓“薄利”與“多銷”良性互動,這是義烏小商品市場做大的關鍵。
義烏商人的“生意經”所追求的“無競爭藝術”,不是與競爭對手進行“肉搏戰”,而是發掘自己的優勢,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上做足文章。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每個店鋪都有電腦,每台電腦都聯有寬帶,商家們通過互聯網聯係顧客,在義烏國際商貿城在線、中國進貨網、小商品數字城上設有他們的網上店鋪,產品麵向世界。如今的義烏小商品市場不僅僅局限於實體店鋪了,他們正在用義烏人的智慧嚐試多途徑,多渠道營經模式。
義烏日常生活開支
房租
辦公:繁華中心城區商務樓每平米40元/月左右,寫字樓每平米25元/月左右;二線地區商務樓每平米16元/月左右,寫字樓每平米18元/月左右
居住:繁華地區一室一廳1500元/月左右,兩室一廳2000元/月左右;二線地區一室一廳600元/月左右,兩室一廳1000元/月左右
夥食費用
早餐:2-5元
中餐、晚餐:10-30元左右
商務用餐:一般酒店人均消費在60元左右
編輯陳 靜
《商道》雜誌QQ群①群號:66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