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1)認真按設計要求施工,確保管道基礎的強度和穩定性,當地基地質水文條件不良時,應進行換土改良處理,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載力。如果槽底土壤被擾動或受水浸泡,應先挖鬆軟土層後用砂或碎石等穩定性的材料回填實密實,地下水位以下開挖土方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坑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確保開挖,必要時可在槽底預留20CM厚土層,待後續工序施工時隨挖隨封閉。(2)所用管材要有質量部門提供合格證和力學試驗報告等資料,管材外觀質量要求表麵無蜂窩麻麵現象。(3)選用質量較好的接口填料並按試驗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藝組織施工,接口縫內要潔淨,對水泥類填料接口還要預先濕潤,而對油性的則預先幹燥後刷冷底子油,再按照施工操作規程認真施工。
2.2檢查井與路麵的接縫處出現塌陷
大多數雨水井都設在行車道上,還有不少排水幹管及其檢查井也設在行車道上,當其井背寬度較小時,回填夯實十分困難,壓實度檢查也難以進行。施工中經常發生的疏忽或監控不嚴,必然使工程出現質量問題,導致常見的雨水井及其檢查井與路麵接縫處出現塌落缺陷,檢查井變形和下沉,造成行車中出現跳車現象。井蓋質量和安裝質量差,鐵爬梯安裝隨意性太大,影響外觀及其使用質量。
防治措施:(1)認真做好檢查井的基層和墊層,防止井體下沉。(2)檢查井砌築質量應控製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體變形。(3)檢查井井蓋與座要配套,安裝時座漿要飽滿,輕重型號和麵底不錯用,鐵爬安裝要控製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麵位置準確。
3.輔助性設施
3.1盲道口道板安裝不牢,易脫落
由於盲道口在通往人行橫道處是下坡,造成了此處的道板需切割、且突出人行道路麵。一旦安裝質量稍微出現一些問題,極易產生道板脫落現象。這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經常產生的質量缺陷。
施工單位應在施工前的技術交底中,應向施工隊伍提出特別要求,在施工中應特別注意此處的施工質量,注意砂漿標號、幹濕度及砂漿的飽滿度,必要時可要求用於此處的砂漿標號提高一個等級。
3.2人行道上的路燈檢查井蓋板與道麵高差超標,易產生拌腳現象
在人行道施工中,由於檢查井蓋板大,安裝較難,極易出現檢查井蓋板與路麵高差超標現象,交付使用後,可能發生拌腳現象。施工單位需要逐個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的堅決要求整修,直到達到要求為止。
綜上所述,質量通病是可以預防並消除的,為了保證工程質量,使我們的市政道路工程做得更好、更完美,我們應該進一步理順質量管理體係,提高企業內部素質,加強對工程實施過程中的監督管理,抓住關鍵問題和重要工序,嚴格遵守設計及施工規範技術標準,控製質量問題的出現,引入責任到人的競爭機製,從製度上保證工程質量的穩步提高,確保在施工過程中努力克服各種通病,力爭市政工程施工質量達到優良。
參考文獻:
[1]蘇宏陽.市政工程施工技術應用[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徐偉.市政工程質量通病[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