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非常大,除了基礎設施外,光是房屋與居住的人數,幾乎不下與一個鄉鎮。
這裏有醫館、有鐵匠鋪、有裁縫鋪……隻要是一個鄉鎮有的功能性門店,這裏都有。
這些人基本都是前朝遺民,醫館是大明宮中太醫的傳承,鐵匠鋪則是由大明工部與神機營遺民組成,裁縫鋪卻是宮廷十二監中尚衣監及八局中針工局遺民組成……
在這裏交易無須貨幣,因為所有門店進貨的成本都是天地會供應,他們隻需付出勞力,而村民們則要用他們自己種出來的米糧蔬菜交換東西。
他們這也算是一種互相供養的關係,務農者供應食物,務工者提供衣帽器物,甚至蓋房建屋。
長林村所有村民都是天地會的人,他們自行耕作,自給自足,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需要靠在外行走的兄弟姐妹采購回來,衣食住行基本上都是靠自己。
陳近南一行到村子裏的時候所有村民都出來相迎,陳近南常年在外奔波,常常是數年都回不來一趟,所以他每次回來,都會受到村民的熱情相迎。
不僅僅因為他是總舵主,更因為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是“一家之主”。
陳近南在村中最大的廣場上發表了一通振奮人心的講話,讓村民們了解,距離他們反清複明大業功成之日不遠了,所有人,都將得回先人的榮光。
隨即陳近南將高鵬這個新晉青木堂香主介紹給了所有人,並隱晦的向他們說了一些高鵬的功績。
要論演講與振奮人心,陳近南雖然有一定功力,但跟高鵬這個後世人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高鵬幾個後世抗戰時期的演講套路往外一扔,眾天地會成員無不熱血沸騰,對高鵬自然也是景仰大升。
看得一旁的陳近南與蔡德忠,甚至是湯若望與南懷仁都在心下連連感歎,高兄弟果然是個人才啊!
待得安頓好一切,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吃過晚飯後,陳近南、高鵬、蔡德忠、湯若望、南懷仁、部分蓮花堂高層及高鵬帶來的青木堂風際中、賈老六二人彙聚一堂,商議下一步該如何行事。
“蔡兄弟,那康親王你可安排妥當?”
蔡德忠點點頭,道:“總舵主放心,三天前台灣方麵的兄弟來信,康親王已經押赴台灣,被大世子收監。”
陳近南點點頭,轉向高鵬,道:“高兄弟,我們下一步要如何行事,你有沒有什麼計劃?”
高鵬略作沉吟,事實上,他早有腹稿,在從江陵來的路上,他基本上已經捋清發展路線。
“目前來說,咱們資金是十分充足的了,剩下的兩處寶藏皆在關外,可以暫時不去動它,否則積攢太多財富,反而會有諸多問題。”
陳近南點點頭,讚同道:“高兄弟所言甚是,錢財夠用即可,太多反而不是好事,那兩處寶藏咱們日後有需要的時候再去起出。”
見陳近南讚同,高鵬微微放下心來,轉而道:“至於發展的話,首先咱們需采購大量米糧肉菜。”
“以前天地會資金捉襟見肘,兄弟姐妹們日子都過得十分清苦,第一件事,就是要讓兄弟姐妹們吃飽吃好,養好身體,身體方為實現大業的本錢。”
在場眾人聞言,皆微笑點頭,靜靜聽著高鵬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