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舵主,這幾把火槍與這門火炮,晚上派些兄弟來將之運走吧!火槍隻需各留一把作為日後大量製造的樣品,多餘的兄弟們便收起來,需要時作為殺手鐧使用。”
高鵬與陳近南安排好一切後,就返回了據點之中,高鵬找了一支合用的鵝毛,以之為筆,開始在房中奮筆疾書,沒有人知道他在寫什麼,因為他寫的,是德文。
不眠不休一天一夜後,看著寫得滿滿的幾撂紙,高鵬滿意的點了點頭,打了會坐,讓精神恢複到巔峰狀態後,高鵬整理好那些紙揣入懷中,出門而去。
……
宣武門教堂,又名南堂,坐落於外城前門大街,為北京最早的天主教堂。
明時利瑪竇在此建了一座小教堂,順治七年德國耶穌會士湯若望將其擴建為京城第一大教堂。
該教堂曆史上曾兩次毀於火災,並兩次重修,南堂有三層院子,中式的主入口內的第一進院裏以聖母山為主,東院為教堂,此外還有天文台、藏書樓等。
教堂正立麵朝南,為巴洛克式,室內則采用了羅馬式的裝潢手法,三個雄偉而不失細膩的拱門將入口妝點得很有特點。
高鵬站在這座目前還少有人問津,冷冷清清的教堂前,嘴角勾起了一絲莫名的笑意。
邁步踏入教堂大門,大堂內坐著的隻有寥寥十數人,看上去都是漢民,這個時代的八旗子弟,信天主教的不能說沒有,卻是少之又少。
此時講台上那個巨大的十字架前站著兩個歐洲麵孔的老者,一人站在講台上,麵對十幾名信徒,正在以帶著一些怪異調調的京腔為信徒們講解經義,另一人站在一側,左手聖經右手十字架。
他們看到走進來的高鵬,講解經義的聲音未停,隻是紛紛對高鵬露出了和善的微笑。
高鵬走到第一排一張空座椅前,對講台上的湯若望微微一笑,抬起右手,先在眉心點了一下,又在胸膛正中點了一下,隨即在左肩右肩各點一下,最後雙手在胸前抱拳,以口型說了一句:“阿門。”
做完這一切後,高鵬這才坐了下去,周圍其他人看得不明所以,不知道他那些動作是什麼意思。
他們大多是第一次來聽講,且是抱著閑著也是閑著,反正又不要錢的心思來的,並不是真正的信徒。
而看到高鵬的動作,講台上的湯若望與站在一旁的南懷仁皆是眼前一亮,看向高鵬的目光更加和善,甚至帶上了一絲親近,這才是個真正的教友啊!
“敬畏上主是智慧的開始……這敬畏在母胎中,已與忠信的人一同形成了……”
“她與被選的後裔往來,被仁愛和忠信的人所承認……智慧在人間,建立了一個永久的基礎……在他們的後代中,她必獲得信賴……”
“這虔敬保守人心,使人得到義德,賜給人興趣和喜悅……”
“不義的忿怒,終不能視為正直……他忿怒的烈火,必要使他喪亡……”
湯若望以那不緊不慢,發音也有些不怎麼標準的京腔講著聖經裏的內容,下麵的十幾人卻聽得雲裏霧裏,完全不知所雲,甚至有幾個歪倒在座椅上,都開始發出鼾聲。
而湯若望卻沒有絲毫不耐,依然不緊不慢的講著他的經義,高鵬對他的耐性倒是佩服萬分,不過這也正常,作為一個傳教士,這點耐心都沒有,你傳個屁的教?
過去小半個時辰後,開始有人起身離開,還有人互相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