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樂部

樂訊

“我的音樂,我的生活”征稿

2014年俱樂部板塊繼續為喜歡音樂創作的朋友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來稿多、稿件質量高的讀者還有機會開設專屬的“明星讀者”專欄。

征稿要求:

隨筆類作品:講述與音樂有關的生活故事,字數在1000字左右,文筆流暢。

詞曲類作品:原創歌詞、原創歌曲均可,貼近生活,情感真摯。

評論類作品:歌曲、專輯、演唱會、音樂會等評論作品,中肯、有理有據,1000字左右。

周刊將對所有來稿進行評選,優勝者將獲得精美簽名CD。歡迎您為自己喜歡的征文作品來信投票!

投稿地址北京建外大街甲14號廣播大廈401室《音樂周刊》“我的音樂,我的生活”欄目組

投稿

建議以電子郵件形式投稿,如手寫請務必采用工整字體(字跡漂亮的手寫稿件有機會原樣刊登)。希望在這裏結交同好的讀者可隨稿說明並附上個人小檔案、在線聯係方式和個人照片等資料。

與音樂談情

一首歌曲,一個故事,一段從耳朵開始的心靈之旅,一份融進記憶裏的情結。

文/公元1874

做一個被寵愛的病人

流行音樂不僅是情情愛愛,也可以關注社會。2008年,黃偉文作詞、何韻詩演唱的《青山黛瑪》就是一首寫社會的歌曲,而且是相當冷門的精神病患者題材。

歌名《青山黛瑪》與那位著名的同名日本歌手沒有關係。“青山”是指香港的青山精神病院,“黛瑪”則是女主角的名字。若說是黃偉文投機取巧非要和青山黛瑪拉上關係倒也未嚐不可,但我覺得這樣看似刻意的安排,恰恰是對社會現象的一種反諷:同叫一樣的名字,一位站在璀璨舞台上受萬人敬仰,另一位卻隻能在昏暗的病房裏看不到明天。

《青山黛瑪》開篇第一句已經點名主旨:你是有病的,所以被寵愛。詞人對黛瑪充滿著憐愛之意。黃偉文並非要揭露什麼殘酷的社會現實,而是以精神病人的角度去反思社會。這位不按正常邏輯思維的精神病人,連哲學家都琢磨不透,黛瑪也不用考慮普通人要考慮的種種生計問題:吃什麼、找什麼工作、談什麼戀愛……在這家精神病院裏,黛瑪可以無憂無慮地活得很開心,“人類意難平的一切問題,你都一笑避開;世間太傻,而你是天才”。

當然,這種不帶著任何目的性的樂觀,若人人都照做,亦不是什麼好事。思考令人痛苦,但社會有思考才會進步,《青山黛瑪》並非真的要宣揚精神病人比正常人活得還好——實際上若沒有正常人類的照顧,黛瑪也沒法活得那麼安逸。黃偉文其實要探討的是,有那麼多人覺得自己活得不開心,為什麼會這樣——“旁人話你悲哀,不過在你眼中清醒才悲哀,繁忙才悲哀。常人難道比瘋子更可愛?”

好想學你,安居這套房。詞人的感歎,源自人類社會種種複雜得讓人頭疼的生存規則。做一個什麼都不想的青山黛瑪好,還是花上幾十年的時間慢慢適應這種規則,在社會裏跟著生活流淌,直到“旁人全部也一本通書向前看”?在歌曲裏詞人並沒有給出標準答案。最後一句歌詞,何韻詩唱到“青山之花想再——”便戛然而止。她究竟想做什麼?這問題,留給了聽眾。

七嘴八舌

本期話題:《私人定製》觀後感

驚鴻軼瞥:《私人定製》是部好電影,一諷貪官,二諷中國電影,三諷暴發戶,四諷不愛護環境,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

柴火妞的快樂生活:《私人定製》不像有些人說的那麼不堪入目啊。整部影片還是挺接地氣的,針砭時弊、影射現實社會,很真實!看來,凡事不能人雲亦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