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銀行發展低碳金融的實踐與啟示解析
財政金融
作者:許楊
摘要:西方銀行對氣候變化問題較為重視,其運營管理主要圍繞低碳金融業務的拓展、氣候風險的防範和強化內部金融管理三個方麵展開,致力於成為低碳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銀行在發展低碳金融時,應注重經驗的借鑒,需進行發展戰略的製定,並不斷的完善內部機製,還需拓展新興的業務市場,以推進我國銀行低碳金融的建設發展。
關鍵詞:西方銀行 低碳金融 實踐 啟示
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下,環境問題也愈加的突出,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低,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成為人們的共識。而低碳經濟理念的提出,對傳統的銀行經營模式提出了較大的挑戰。西方銀行作為全球金融體係中重要組成部分,對低碳經濟所能帶來的新興市場具有濃厚興趣,並率先發展了低碳經濟。本文結合西方的多家大銀行,分析其應用和發展低碳金融的模式,總結經驗,並根據我國的銀行發展狀況,給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
一、低碳金融概述
(一)低碳金融的內涵
低碳金融主要指的是為解決氣候問題所製定的金融方案,其涉及領域和行業較廣,包括市場、機構和產品等相應的金融要素。從銀行的角度出發,低碳金融的本質在於促進其資源配置功能和中介作用的發揮,且在自身做好減排工作的同時,還應積極的支持和引導客戶實施減排,進而共同促進低碳經濟的良好發展。從這一角度而言,低碳金融除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服務的金融機構外(如直接融資、銀行信貸和碳交易),還包括因氣候變化所致的相應風險管理。
(二)發展低碳金融的主要戰略
在低碳金融理念的推動下,西方各大銀行所采取的發展策略主要包括三方麵的內容,其一為履行減排的責任。各銀行均製定減排的目標,且將其作為公司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之一。如美國銀行、荷蘭國際集團和德意誌銀行明確指出實現經濟的低碳化發展為其重要的發展目標。而勞埃德銀行在其長期發展戰略中則指出應采用科學手段降低對環境的影響,並促使資源的消耗量減少,進而實現成本的控製;其二為對氣候變化所致的管理風險加以防範,防止銀行的聲譽和財務受到損壞。如法國的興業銀行在決策中將氣候變化因素納入考慮範圍;其三為相關銀行業務的拓展,主要為銀行為實現對發展低碳經濟帶來的業務機會而采用相應的方法。常用方法是為發展低碳的項目提供金支持,進而推進低碳技術的發展,如德意誌銀行和彙豐銀行。
(三)低碳金融的發展目標
西方銀行在發展低碳金融的過程中,還以定量的形式製定了發展的目標。如巴克萊銀行於2007年製定出碳中和的目標,且將其分階段性實施,首先實現本土運營中的碳中和,其次為歐洲,最終目標為實現全球的碳中和。而美國銀行製定的減排目標,還經過芝加哥氣候交易所進行核實,以提升自身目標製定的公信力和約束力。
二、西方銀行的低碳金融業務發展現狀
(一)公司的主要金融業務
目前,西方銀行低碳金融業務的主要發展領域為從事能源、再生能源方麵的客戶,銀行為其提供項目融資、公司貸款、顧問谘詢、IPO和租賃等業務,確保其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如富國銀行於2007年開始,為可再生能源所提供的資金支持已多於230個,總金額高達20億美元,其範圍涵蓋整個太陽能產業鏈。另外,銀行在拓展業務的過程當中,除能夠獲取較好的經濟效益之外,其減排效應等也取得了較好的發展。
(二)碳交易及其相應金融業務的開展狀況
盡管西方銀行需麵對經濟危機,但其具備良好的聲譽,客戶資源較為豐富,以及具備國際網絡等優勢,在碳交易、開發減排項目和管理碳價格風險等方麵取得較好的發展。首先為開發減排項目,其認證和開發屬於碳交易介入的初始階段。銀行的專業管理者為項目開發方提供相應的幫助,包括對投資規劃進行評價,找出潛在減排項目,且為其起草相對應的文件,還為項目完成之後的清潔發展機製的注冊提供指導,最終促使開發商獲取相應的排放份額;其次在碳交易方麵,西方銀行進行碳交易業務的主要工作思路為:於發展中國家購進減排項目所需的碳排放份額,進而再將其轉手給發達國家的排放企業,以此保證排放企業能夠履行好減排的責任,能夠以較低的成本達到相應的排放標準。具體而言,其主要采用的方式包括兩類,一類為銀行充當經紀人的角色,促使碳排放份額的買賣雙方完成相應的交易;一類為自主經營,也即在前期項目中完成碳排放份額的購買,並將自身視為碳交易市場中的市商;最後為控製碳價格的風險,西方銀行根據風險管理能力和交易的能力,還為存有碳價格風險敞口,或是直接參與到碳交易中的企業提供風險控製和管理方麵的對衝方案,確保用戶不但達到減排的目的,並且還能夠對衝存有的碳價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