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不甘現狀 投資買車(1 / 3)

(一)不知不覺中,時間就進入到了公元1991年。正是在這一年裏,俊美的男朋友黃明亮幫淑芳母女把戶口轉到了軍工廠。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中國開始加大統銷製的改革,取消了城鎮居民的糧食定量配給和省際間的糧食計劃調撥,允許糧食自由流動。

也就是說,淑芳母女雖然變成了吃商品糧的城市居民,卻並沒有享受到一天的商品糧供給。從那時起,糧食供應本就徹底地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工作重點轉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提高經濟效益為原則。從那時候開始,人們的注意力從城鄉差別轉到了看誰有錢。農民大部分都棄農經商,跑到了城裏,工人也不安心地上班了,有點本事的紛紛辦起了停薪留職,就是說,你可以給工廠交點錢自己到外麵去尋求發展,如果你混得不好了還一樣可以回工廠上班。

張俊傑就是軍工廠裏第一批辦理停薪留職的工人。那時的軍工廠在人們眼中已經沒有了那種神秘的光環,那些以前想方設法把子女安排在軍工廠的官員們如今又都千方百計地把子女調回了山城。太平盛世裏,軍工廠的生產也變得清閑了起來。往日熱鬧無比的廠技工學校也因為工廠不再招收技工人員而轉校名變成了汽車駕駛學校。

張俊傑還是沒有分到住房。房產科的人說,這幾年廠裏也沒有蓋新房,結婚的人卻每年都有。在分房的原則上,他們要優先照顧那些都在廠裏上班的雙職工。

張俊傑憤怒地想,自己這輩子恐怕都沒有機會在工廠分一套房子了。女兒越來越大,總不能讓她一直和自己住一個房間吧。山城倒是蓋了很多漂亮的商品房,他有次和淑芳去問了問,別人說,買一套房最少也要個五、六萬。再加上裝修,買家具,怎麼也得個上十萬吧。

他回家和淑芳算了一下,手裏的財產卻三萬都不到。

怎樣才能盡快掙到買房子的錢呢?淑芳現在的早點生意雖然不算差,一月也能有個千元左右的收入,但一年掙一萬,要掙夠十萬也還得七年。七年後,女兒都要十歲了。並且,七年後的房價也絕不是十萬元就能買得一套的。

張俊傑決定到廠裏辦的駕駛學校去學開車。當時在社會上流傳著一句話;要想富,跑運輸。他想學會駕駛後就去買輛車跑運輸,早日實現買房的夢想。

戰友聚會時,張俊傑發現家在山區的曾愛軍穿著一身的名牌服裝,還開來一輛黑色的寶馬車。

“你家夥什麼時候也開上小車了啊?”俊傑羨慕地問。

“這你都不知道啊?”黃金貴大聲地說:“咱們的曾愛軍如今可成了暴發戶了。不僅有車,而且在山城還買了房呢!”

“快告訴咱,你是怎麼快速致富的。”俊傑急切地問:“有什麼好的項目嗎?”

“我在家鄉承包了一座礦山,專門開采磷礦。我隻不過發了點小財,比起那些大老板我還差得遠呢。”曾愛軍謙虛地說:“我是農村人,不比你有工作有班上。開礦雖然賺錢但是個苦活兒不是你幹得了的。你還是好好上你的班吧。”

張俊傑和曾愛軍在當兵時是很好的兄弟。在那批同時參軍的老鄉中,兩人的關係是最好的。因為曾愛軍的家在山區農村所以在部隊時特別能吃苦待人也很講義氣,張俊傑最喜歡和他相處了。

開礦自己是不行,不過,自己不是正在學駕照準備買車麼!他們開采出的礦石要運到山城的碼頭不是正需要運輸車輛麼!俊傑高興地說:“我可以跟你去拖礦石啊。反正你要請人拖的。”

“是啊。好主意。”黃金貴在一旁附和著說:“我也想買車去給他拖礦,可我一分錢都沒有了。要不這樣吧,俊傑你不是想買車嗎,你買了車我給你開等你學會了咱們再白天黑夜的輪流地開,做到人歇車不歇。隻要有礦拖,咱們也很快就跟著發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