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大梁國的凶兆(3 / 3)

百官深以為然。

就在這時,忽聽殿外一片喧囂。

文武百官大驚,俱朝外往去。

隻見,一道燦燦白虹光,從半空中飛來,直射金鑾寶殿。

那白光顯然是道法所凝,宮外的兵將們俱是肉體凡胎,無法阻擋,見此光直射正殿,不由地大呼小叫起來。

大元帥皇甫明見狀,不由一陣冷笑,走到正殿之前,張開闊口,噴出一道紅光。

“轟--”

擊在白色虹光之上。

虹光一觸就斂,消失不見。

“啪--”的一聲,從空中掉落一個卷軸來。

早有衛士上前,撿起卷軸,跑上玉階,雙手奉給大元帥皇甫明。

皇甫明撇撇嘴,攤開卷軸一瞧,不由地冷笑三聲,複轉入內殿,雙手奉給殿官。

殿官不敢怠慢,接過卷軸,雙手奉給天子。

皇甫嵩瞧了胞弟一眼,見其麵色頗為難看,心中很是詫異,於是攤開一看,一張臉頓時也難看起來。

原來此書乃王蠻供虹光所送。

大致的意思是天妃的來曆非同一般,是此次劫難能否化解的關鍵之一,希望帶她離開大梁國等等。

皇甫明實在忍不住,怒聲道:“皇兄,這仙湖宗的王蠻太過無禮,竟敢打天妃的主意,請準臣弟帶上甲兵,將他捉拿,千刀萬剮,方能解心頭之恨。”

葛丹臣不明就裏,便問其故。

皇甫嵩便將卷軸下傳。

文武百官一瞧,個個義憤添膺。

這世上有兩種仇很難分解,一是殺父之仇,有不共戴天之恨。二是奪妻之恨,也極難消解。

王蠻人不出麵,傳書而至,這種行為當真無禮之極。

殊不知,王蠻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大梁國皇城有九龍璽坐鎮,此寶氣運之厚也極為驚人。

皇宮之頂上有九條金龍護持,對邪氣、妖氣有極強的殺傷力,而對它族的氣運也有很強的感應。

王蠻身上的氣運主要得自妖皇令,氣運之強,舉世罕見,若冒然入宮,必然至兩股氣運互相搏鬥,直至一方消亡為止。

大梁國乃次周天星辰大陣基點之一,舉足輕重,所以,王蠻不得已采取這種傳書方式,沒想到引起了很大的誤會。

眾官議論紛紛之際,丞相卻陷入了沉思,心中暗忖:“蘭香若聞,其運在王。龍鍾長鳴,其跡已現。天命有定,退而求全……”

忽然間,心頭電光石火一閃,已盡悟其義,暗道:“天妃名聞若蘭,而仙湖宗宗主名為王蠻,據傳兩人本是同鄉。此時,王蠻一入大梁皇城,就有警鍾長鳴,正應了‘蘭香若聞,其運在王。龍鍾長鳴,其跡已現。’的詩中之文。

隻是,最後一句詩文又隱晦的表示,一切有天定,隻有退才能保全大梁國,可是看皇上兄弟倆的態度,顯然不甘此辱,欲決一死戰……”

想到此處,不由地暗暗捏緊了拳頭,“早有傳聞王蠻神功天下無雙,不可抵擋,若大梁國強抗,必然慘敗,但是這奪妻之仇,也當真傷人麵子,這可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