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默多克帝國的“竊聽門”(1 / 3)

話題

作者:王猛

默多克的黑客帝國

策劃/本刊編輯部

默多克這位傳媒大亨為何熱衷於運營小報?因為小報連著市井小民的生活,誰控製了小報,也就控製了消費社會中數目最龐大的人群。然而,正當默多克這位傳媒大亨做得順風順水、連英國首相也要與他稱兄道弟時,他的小報帝國卻瞬間崩塌了,他也成了眾矢之的。鬥獸棋的規則還記得麼,大象吃獅子,但吃大象的是老鼠。

默多克手下的小報記者們就像是“黑客”一般,入侵電話語音信箱、竊取個人賬戶信息等,但這些“黑”手段最終引發了默多克帝國的麻煩。

1969年,時年38歲的默多克買下了《世界新聞報》,於是他向母親伊麗莎白報喜。誰曾想,母親聽後大為不悅。“我堅決反對這個決定,這不會成功的!”她在一次采訪中回憶,“那裏刊登的都是侵犯他人隱私的文章。”

默多克母親的話42年後一語成讖,同時也應驗了中國那句老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7月10日,頭版寫有“謝謝,再見”的《世界新聞報》發行其最後一期,這份擁有750萬名讀者、自我標榜“記錄並創造曆史”的老牌報紙,為肆意突破媒體操守的底線付出了“永遠消失”的代價。7月15日,默多克首次就竊聽醜聞發表公開道歉信,對已經發生的一係列嚴重錯誤行為表示歉意,並稱將采取具體行動解決問題,對事件造成的傷害進行補償。當天,默多克愛將、新聞集團下屬新聞國際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布魯克斯也終於不堪壓力,宣布辭職。

而這一切的發生,其導火索是幾起竊聽事件。

他引爆了危機

第一個曝光竊聽醜聞的人,是英國《衛報》的著名記者尼克·戴維斯。他揭露了一些媒體為追逐新聞不惜喪失道德底線的醜陋行徑,引發人們對媒體公信力的重新思考。

為《世界新聞報》工作的私家偵探格倫·馬凱爾因在2005年報道威廉王子膝蓋受傷一事被捕,當時的報紙主編庫爾森辭職。警方在其家中獲取一張列有大批公眾人物資料的名單。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對威廉王子竊聽案逐漸淡忘,但戴維斯卻始終沒有停止追查。他懷疑竊聽電話的行為相當普遍,於是他憑借自己在《衛報》工作30年建立起來的人脈,繼續收集證據。

2009年,《衛報》披露《世界新聞報》非法竊聽3000名政客名人的電話,並經警方確認,“竊聽醜聞”被曝光。戴維斯在那篇報道中揭露,默多克的報紙支付了超過160萬美元解決有關電話竊聽的法律訴訟。此外,報紙還涉嫌非法查閱政界人士、演員和體育明星的納稅記錄、社會保險檔案和銀行賬單。警方有證據顯示,包括影星格溫妮絲·帕特洛、西耶娜·米勒,以及前副首相約翰·普雷斯科特等成千上萬的名人,都是默多克報紙雇用的私家偵探的調查對象。

事件在今年7月真正發生關鍵性變化。7月5日,戴維斯在一篇報道中指出,2002年3月,英國13歲女童米莉·道勒在放學回家路上失蹤,接到報案後,引發了當時警方最大規模的搜索行動。由於當時受雇於《世界新聞報》的偵探刪除了部分已經竊聽過的留言,以便使新的留言能順利進入語音信箱。這曾給予米莉家人“假象”,以為是米莉自己在清除語音信箱,所以相信他們的女兒還活在世上。實際上,米莉已經被殺害,棄屍樹林。當2011年7月殺害女孩的凶手被判處無期的同時,這起電話竊聽也被披露,消息經披露之後迅速激起了公憤。

消息一出,英國輿論一片嘩然,《世界新聞報》也在竊聽醜聞中越陷越深。戴維斯說:“我在寫米莉·道勒那篇報道的時候,曾經發郵件對編輯說,這是迄今為止最強有力的稿子。但我沒想到這篇報道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他表示,很多東西看上去難以置信,原本與默多克如此親近,並維護其收購天空衛視的卡梅倫首相轉眼間即改變了立場。

悠久的竊聽史

《世界新聞報》的電話竊聽醜聞由來以久。早在2006年,該報就爆出竊聽皇室成員電話的事件。當時,被揭露的電話竊聽對象涉及眾多政治人物和社會名人,引發軒然大波,但該報並未因此關門大吉。2005年11月,威廉王子膝蓋受傷的故事被《世界新聞報》曝光。這件事隻有少數幾個親信知道,小報從哪兒來的消息?後來的資料顯示,私家偵探馬凱爾和該報王室事務編輯古德曼竊聽了王室成員的語音信箱。兩人因此鋃鐺入獄,當時的報紙主編庫爾森辭職。

盡管該報表示竊聽的範圍很小,但是不斷有政要、名人出麵,懷疑自己的手機短信遭到竊聽。2009年,戴維斯的文章披露《世界新聞報》用於電話竊聽的費用高達100萬英鎊,竊聽現象非常普遍,完全不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媒體窮追猛打,爆料一係列名流明星、政界要人電話曾遭竊聽。案子越搞越大,已經被任命為唐寧街新聞主管的庫爾森再度辭職。不過英國警方宣布不打算進行新的調查,讓該報又逃過一劫。

《世界新聞報》的竊聽對象不僅包括王室、政要、名人和演藝界人士,甚至包括一些案件的受害者和英軍陣亡士兵的家人。2011年1月,該報的電話竊聽案有了新進展。2月,英國警方啟動了新的調查,這次的調查顯示有7000名英國人成為這份報紙進行電話竊聽的受害者。其中包括2005年倫敦爆炸案的受害者、英軍陣亡士兵的家屬,以及許多罪案的受害者,而引起最廣泛關注的是一位名叫米莉·道勒的13歲小女孩。

這一切隻是冰山一角。7月7日,倫敦“7·7”恐怖襲擊案周年紀念日,英國《每日電訊報》等報又披露,《世界新聞報》竊聽的對象還包括倫敦地鐵襲擊案的遇難者親屬以及英軍陣亡士兵的家人。頓時,英國社會輿論嘩然。當天,《世界新聞報》的主要廣告商幾乎全部撤出,這也成為壓垮《世界新聞報》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直以來,默多克通過竊聽隱私,挖掘性、暴力等內容讓他在短期內迅速占領市場。並購是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默多克已經把這個招數發揮到了極致。尤其是近10多年間,新聞集團大肆進行收購、兼並。”英國媒介研究專家狄拉克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