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白馬 第十二章 小鎮舊國人(上)(2 / 2)

扶夏若有所悟。

樓船尾,洛水水師下水龍旗隨風而動帶起陣陣風聲,陳杅舉劍對旗,半寸未移,衣衫盡濕透。

陳杅死盯著手中鐵劍眼睛終於開始模糊不清,使勁搖了搖頭不自覺的後退一步便眼睛一黑昏了過去栽倒在地,閣樓上扶夏看了一眼身邊神情悠然的老吳直接從窗口中跳了下去趕緊將已經昏迷的陳杅扶進船艙去暑。

遠處,從兩艘樓船駛入晉地後便開始一路跟隨的中山王府死士看著船尾暈倒的北雍世子和那個直接從二層樓閣上跳下的青衣女子感到莫名其妙,堂堂北雍王世子不在船裏好好歇著在甲板上舉著劍幹嘛?那女子明明看起來一副大家閨秀的樣子怎麼又能上能下偏偏一躍就從二層樓船上直接跳下去?越想中山死士便越是糊塗,最後隻能心道北雍蠻子當真是奇怪。

突然,一個死士弓著腰跑到男人跟前,小聲道:“二十裏洢水鎮有三人來,看衣裳的樣式好像是南唐的餘孽,其中一人觀步伐氣勢在二品之上。”

死士頭子聽到有疑似二品之上之人不禁伸手摩擦了下下巴,想了想然後狠狠道:“把中州刺史派來的死士叫回來,你跟知和望在這裏看著。”

“是!”

死士頭子臨走扭頭看了一眼遠處江上的樓船神情複雜,從這要命的北雍世子進晉地之後已經有三波前朝餘孽和江湖中人要來攔船截殺,那些人難道真以為自己到了二品玄極甚至一品三境就能輕鬆行刺?真當號稱人屠的北雍王手下沒有江湖高手寧可背負天下人的罵聲也要去賣命?死士頭子輕歎一聲,翻身上馬往洢水鎮去,身後跟著的是中山王府專門派遣來保護途徑晉地的北雍王世子的精銳死士,人人皆是武力三品之上的“江湖高手”。

離運河向南二十裏外的洢水鎮裏,一座格局不大裝修陳舊的臨街酒館裏十二個身穿清布袍和幾個雲紋錦衣的漢子圍坐在幾張桌子旁,眼睛齊齊看著桌子中間放著的青瓷酒壺一動不動,隻是腰間皆佩長直刀。

店門口略顯老舊的牌匾上上寫著頗有詩意的四個字:“洢水一方”,牌匾雖舊,但刻字刀刀入骨從紋,單論這刻字刀工絕對算得上上品。

青袍錦衣的十七人圍坐在四張放木桌上靜看杯中酒,一邊臨著牆的桌子邊兩男一女三個穿著在王朝南方很為流行的圓領袍仿佛對周圍的殺氣重重渾然不覺,而酒館老板早已經趴在櫃台底下瑟瑟發抖,莫說是上酒,就是站出來收錢恐怕都沒有那個膽子了。

圓領袍據傳是昕朝未已帝在胡亂華夏遷都江南後製作的,昕朝在江南偏安十餘年最後一鼓而上將六胡擊回漠北並且其中兩胡被徹底從史書上抹滅掉,因此圓領袍在風靡江南之時卻因為昕朝的迅速反擊未能讓習慣了傳統交領右衽的北人接受。在他們看來圓領袍與胡服相近,又有著華夏之風兩者交融看起來實在有些不倫不類的,但南方人卻將其視為天子作南服而將其歸入到了正統服飾之中,因此也有人稱圓領袍是昕末時期南北分化的一個象征。

自此之後南北天下分軌而行,昕朝滅亡後北方有接管昕朝大統自視天下共主的競朝,南方有以昕朝南遷時的舊都丹陽為都城坐擁萬裏荊楊地被江南諸國視為正統的南楚,春秋亂世,南北相望三百八十年。

街角處掛著看似名家手筆的牌坊的客棧裏,坐在牆邊前的三男一女與身邊晉地兩地死士一樣凝視著放在桌上的酒杯,一動不動好似木雕,桌上杯滿,杯中水盈。

來自南唐的三男一女中年齡看起來年齡較長滿臉風霜兩鬢還有冒尖胡茬的男人拿起杯中酒一飲而盡,嘴角輕翹。

一瞬之間,身穿雲紋錦袍的中州刺史劉文龍所豢養的精銳全部左手扶刀同時用拇指推柄刃出半寸顯露寒光。

中山王府死士頭子韓峻生舉起右手示意大家不要動手,扭過頭看向穿著黃色圓領袍的男子身後所負劍劍匣心中快速的將南唐用劍的二品以上想了一遍——南唐一直自詡滿國皆是讀書人,用劍名士豈止是多?

實在不知此人到底是南唐哪位高人的韓峻生終於右手摸刀準備拔出,任你是誰也隻有三人而已,而自己一方有十七個最起碼也是五品的高手還怕了不成?

男子起身,麵露微笑看著屋內中山王府和中州刺史府重金豢養的精銳死士。

十七死士齊齊起身腰間直刀欲出。